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仁和门

仁和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晋天福三年(938)改称仁和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秋毫无所犯”。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丽景门。


五代晋、周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里城东面南门。五代梁称观化门。《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还开封府,“乃整军自仁和门入”,即此。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名丽景门。


猜你喜欢

  • 浔江

    ①指今广西黔江、郁江合流以后之名称。即西江从桂平县至梧州市段的别称。《元和志》 卷37龚州平南县: “龚江 一名浔江,亦名都泥江,在县南五十步。” 《舆地纪胜》 卷110浔州: 浔江 “在桂平县北二十

  • 小铜梁山

    亦名铜梁山。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元和志》卷33铜梁县:“以小铜梁山为名。”《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小铜梁山“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元和志》:铜梁县取山为名”。

  • 宜善司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放自治县南永丰乡司城街。明永乐初连山县尝徙治于此。明万历十一年(1583) 置巡司,清以后废。

  • 报恩山

    即支硎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吴地记》:支硎山“山上有寺号曰报恩,梁武帝置”。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报恩山“昔有报恩寺,故以名”。

  • 高要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广州。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天宝元年 (742) 复改端州为高要郡。治所仍在高要县。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高要、高明三市地。乾元元年(758) 复

  • 翁龙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汉为西河郡南部都尉治。《汉书· 地理志》 西河郡: “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 师古注: “翁龙、埤是,二障名也。”

  • 风陵津

    即风陵渡。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元和志》卷12河中府河东县:“风陵故关,一名风陵津,在县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韩遂, 自潼关北渡,即其处也。”黄河重要津渡之一。即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之风陵

  • 集庆路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建康路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改为应天府。元天历二年

  • 鲁阳关

    即三鸦镇。初为战国鲁关,汉以后名鲁阳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为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淯水注》: 鲁阳关水 “南流径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是以张景阳诗

  • 平嘉山

    又作平佳山、彭家山。即今台湾东北彭佳屿。明陈侃《使琉球录》:“过平嘉山,过钓鱼屿。”即“平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