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南。《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仙溪“在县城南。一名大溪。一名南溪。又名蓝溪。西北受永春、德化之水, 东南流, 至县前环绕如带。又东南汇诸溪水, 亦合于三会溪”。”
②在今湖南安化县东。《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仙溪“源出大仙山,县境诸山溪之水,并流汇焉,至县(治今梅城镇)东北敷溪口,入于澬江”。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南。《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仙溪“在县城南。一名大溪。一名南溪。又名蓝溪。西北受永春、德化之水, 东南流, 至县前环绕如带。又东南汇诸溪水, 亦合于三会溪”。”
②在今湖南安化县东。《方舆纪要》卷80安化县:仙溪“源出大仙山,县境诸山溪之水,并流汇焉,至县(治今梅城镇)东北敷溪口,入于澬江”。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江油县。
北魏平城宫殿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载: 太和十二年 (488) 九月,“起宣文堂、经武殿”。太和十七年 (493),“三月戊戌,改作后宫,帝幸永兴园,徙御宣文堂”。
即今河北宁晋县东南三十里北鱼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东南有北鱼台。
即今新疆乌什县牙满乡西七十里别迭里熢燧。《新唐书·地理志》 温隶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
俗名东大寺。创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在今河南洛阳市老城东关大街东北角(洛阳市第一高中所在地)。该寺是福王朱常洵为其生母郑贵妃建的。取名“迎恩”,是富王借庇于佛,称其母“心之善可因也;心可因,故恩
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渡,为沱江津渡。以旧时有余甘树,故名。《舆地纪胜》卷153泸州:余甘渡,“余甘碧实圆脆,峰门渡口倚岸成林。鲁国先生题泸川县楼,所谓余甘渡头客艇是也”。
北宋置,属汉初县。在今四川武胜县南四十五里清平镇。
即今江苏泰兴市西北四十里口岸镇。旧名柴墟镇。宋时泰兴县尝徙治于此。明改口岸镇,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西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口岸,人口1.4万。原名柴墟,明代因为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永乐县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北二里。北宋景德中废入保寨县。金大定二十八年 (1188) 复置,移治塔院村(今满城县西二里),属保州。元属保定路。明初移治今满城县,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