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山
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南朝梁置,属广业郡。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后属神农郡。隋开皇初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江苏省高邮市境。属神农郡。隋开皇初废。
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一说另有嵩丘山。晋潘岳 《怀旧赋》: “前瞻太室,傍眺嵩山。”李善注引 《河南郡图经》 曰: “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
在今香港九龙城。《清史稿·地理志》 广州府:新安县有“九龙司”。统辖九龙半岛。清咸丰十年(1860)英国强占九龙半岛南端岬角至尖沙咀一带。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在今四川金堂县南十八里。《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 鳖灵迹 “在金堂峡南岸,去军二十余里。石门有巨迹,长三四尺。旁刻 ‘鳖灵跡’ 三字”。《方舆纪要》 卷67金堂县: 金堂峡在 “县东二十里。两山拱
即今浙江湖州市南二十八里下昂镇。清光绪《归安县志》卷6:“相传赵子昂曾寓其地,故名。”
亦名柏山。在今辽宁朝阳县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柏山 “亦名烽台山。山有十六峰,盘郁四十余里。山顶有辽安州城废基,断井颓垣,犹可辨识,山半有辽买岩寺旧址,乾统八年耶律劭碑尚存”。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五峰山“山磅礴,突起五峰。东曰快目,南曰瑞云,西曰红翠,北曰虎岩, 中曰紫盖,上有禅林寺”。②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2慈溪县:五峰山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②唐先天元年 (712) 改基城县置,属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元和志》卷39岷州祐川县: “取县西祐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支流根河。《元史· 太祖纪》: “弘吉剌部归札木哈部与诸部会于犍河,共立札木合为局儿罕,盟于秃律别儿河岸。”《元朝秘史》 作刊沐涟。明代译名坚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寰宇记》 卷139蓬州蓬池县: “取蓬水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