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伏龙山

伏龙山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宋《宝庆四明志》卷18定海县:伏龙山在“县治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伏龙山“首尾跨东、西两海门,状如卧龙。南去龙山所十里,屹临水漈,为舶必由之道,盖龙(山)、观(海)两卫之咽喉也”。

②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南。《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伏龙山“在襄阳县西南三十里。……曾巩知襄州日,祈雨此山”。

③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莱镇北。《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火井“在长江县客馆镇之北二里伏龙山下”。《方舆纪要》卷71蓬溪县:伏龙山在“县西二百里。其山盘曲,形如伏龙。下有火井。《异物志》:山下地洼若池,以火引之,有声隐隐出地中,少顷炎炽。夏月积雨停水,则焰生水上,水为之沸,而寒如故。冬月水涸,则土上有焰,观者至焚衣裾”。

④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寰宇记》卷36延州肤施县:伏龙山“在县西北五里。南北一带,按山形似卧龙,是上郡之名山”。


古山名。又称箬山。在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官兵败倭寇于此。


猜你喜欢

  • 丹阳郡

    ①亦作丹扬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三国吴移治建邺(今南京市)。西晋分置宣城郡。

  • 枣祗河

    颍河支流。在今河南临颍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7临颍县: “曹魏初,枣祗募民屯田许下,引流以灌,得谷数百万斛。后人世以名河,或谓之枣村河。”

  • 巴溪戍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

  • 鸣犊口

    在今山东高唐县南,西汉大河 (黄河) 所经处。《汉书· 沟洫志》: 元帝永光五年 (前39),“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民河绝”。又,成帝初,清河都尉冯逡奏言: “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

  • 劫布咀那

    即东曹国。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北乌拉秋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1:劫布咀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新唐书·西域传》:东曹国又名“劫布咀那”。

  • 梧桐溪

    在今浙江遂昌县西。《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梧桐溪 “在县西二十里曾山下。亦曰梧桐川,流合于双溪”。

  • 邛郲关

    即邛崃关。在今四川荥经西南五十五里大相岭上大关。《新唐书·南诏传》: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以二十万军分三路寇蜀,一路“侵黎、雅、叩邛郲关”。即此。

  • 符黑水

    即今四川宜宾市和高县、珙县境之南广河,为长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南广县: “汾关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 《水经· 江水注》: “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导源汾关山,北

  • 得胜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六十五里得胜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得胜堡在 “府北五十里。嘉靖二十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三里有奇”。

  • 伏义城

    即杖义城。在今四川汉源县南。《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伏义城在“所南九十里。唐李德裕筑此,以制大渡、清溪之险”。伏为杖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