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昌县

会昌县

①唐景云元年(710)改武隆县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天宝元年(742)改名永清县。

②唐天宝三年(744)析新丰、万年二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因县境有会昌山得名。七年(748)改名昭应县。

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分雩都县置,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会昌县。《舆地纪胜》卷32赣州会昌县:“《图经》云,凿井得瓴甋十二,上有篆文为会昌,因以名县。”南宋绍定四年(1231)升为会昌军,咸淳五年(1269)复为会昌县,属赣州。元大德元年(1297)升为会昌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会昌县,属赣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1)古县名。(1)唐景云元年(710年)改武隆县置,治今河北省永清县。属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永清县。(2)唐天宝二年析新丰、万年二县地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京兆府。七载改名昭应县。(2)今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赣江东源贡水流域,东邻福建省。属赣州市。面积 2722 平方千米。人口43.3万。辖6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武坝镇。唐雩都县地。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置会昌县,治九州镇(即今文武坝镇)。以凿井得砖有“会昌”二字得名,或说因境内会昌峡得名。《舆地纪胜》:“凿井得瓴甋十二,上有篆文为会昌,因以名县。”南宋绍定年间升会昌军,咸淳时复降为县。元大德元年(1297年)升为州,明复降为县,隶赣州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赣南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瑞金专区,1950年属宁都专区,1952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属赣州市。地处赣南中低山与丘陵区,武夷山蜿蜒于境东,地势由东、南、西三面向中、北部倾斜;湘江由南向北流至湘江镇汇入绵水后称贡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甘蔗、烟叶、油菜籽、大豆等,为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和省商品粮基地县。矿产有钨、煤、岩盐、锡、石灰石、萤石等。工业有采矿、冶金、机械、电力、水泥、制糖、酿酒、食品等。藤器为地方名产。有206、323国道等公路。名胜古迹有汉仙岩、会昌山、林岗坝古窑址等。纪念地有中共粤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及省军区旧址。


猜你喜欢

  • 真阳县

    ①北魏永安三年 (530)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东魏天平四年 (537) 属义阳郡。北齐废。②南朝宋初改慎阳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大明后又为慎阳县。北魏皇兴中复为

  • 云中山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40忻州“程侯山”条下:“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下有谷, 云中水出焉。山之北即崞县界。”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云中山“高出云汉,故名”。(

  • ?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刘、��、邘之田于郑”。古邑名。春秋郑邑,后为周地。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

  • 义泉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卧龙山。《方舆胜览》卷57夔州:义泉“源出卧龙山”。南宋王十朋《题卧龙山观音泉二十韵呈行可元章》诗云:“曰汲卧龙水,屡頳担夫肩。……官费接筒竹,民蠲沽水钱。丁零后来者,莫负义名泉。”

  • 闾丘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大业初省入寿光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寿光县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大业初省。

  • 小官镇

    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张堰镇”条下:“金山卫,亦曰小官镇。旧时分置盐课司于此,因名。”

  • 长律镇

    北宋置,属溆浦县。在今湖南溆浦县东。

  • 苏门岛

    即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苏山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谓:“《山海经》:苏门, 日月所出,岛名本此。”另一说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苏门岛,“《县志》:相传与姑苏遥对,故名”。光绪《山东通志》斥为无稽

  • 翁牛特部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首领为元太祖弟斡赤斤后裔、元末辽王阿札失里 (降明后授为泰宁卫指挥使) 的子孙。斡赤斤十二世孙巴彦岱洪果尔诺颜称所部为翁牛特 (明代汉译罔留或往流,意即 “王之部”)。天聪六

  • 泥汊河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南二十八里泥汊镇。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又称泥汊口。即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泥汊镇。为滨江要地,明、清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