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傅昜山

傅昜山

即傅阳山。在今江西德安县境。一说在今波阳县境内。“昜” 古 “陽 (阳)” 字。


古山名。昜,古“陽(阳)”字。傅,或作“敷”;作“”,乃传写之误。《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以为傅浅原。”《通典》江州浔阳郡浔阳县:“又有蒲塘驿,即汉历陵县也。王莽改为蒲亭。今驿前有敷浅原,在西数十里有傅阳山。”唐蒲塘驿即今江西省德安县,故一般都认为山在德安县境。但据《太平寰宇记》饶州及蔡沈《书集传》引晁以道说历陵今地在饶州鄱阳县(今属江西)境内,故德安说尚未能定论。所指何山,更无确说。《尚书》伪孔传谓:“敷浅原,一名博阳山,在扬州豫章界。”《史记集解》同;而《太平寰宇记》江州又谓博阳山在德安县南,别有敷浅水即为敷浅原,与《通典》略异。


猜你喜欢

  • 甬桥

    又作埇桥。在今安徽宿州市南汴河上。唐时控扼汴运,为运道之咽喉。《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遣兵扼宿州甬桥、涡口, ……江淮进奉船千余艘, 泊涡口不敢进”。元和四年(809),

  • 药 (藥) 丛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 药丛山在 “府南十里。多产药材,因名。或讹为落丛山,俗呼乐从山”。

  • 隆越县

    唐置,属泸州。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贞观二年 (628) 改属荣州。八年 (634) 废入威远县。

  • 乐山场

    为盐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二十里牛华镇。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

  • 石篆山摩崖石刻

    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五十里石桌乡石篆山上。为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群。始刻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主要集中在子母殿、千佛崖两处。子母殿有九龛,佛教造像有毗卢佛、文殊、普贤等,儒家造像有孔子,道教造像

  • 黄崖口关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清一统志·顺天府》: 黄崖口关“在密云县西北八十里,石塘路西北”。后金崇德七年 (1642),阿巴泰伐明,自墙子岭入此,克长城。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大黄崖口。清崇德七年(1642

  • 麻哈长官司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属平越卫。治所在今贵州麻江县北二里。弘治七年 (1494)升为麻哈州。

  • 福永镇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福永镇。《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 福永镇 “在县西南。有福永巡司,旧为屯门固戍寨,洪武三年改置巡司,三十一年迁于福永村,因改今名”。(1)古镇名。即今广东省东莞市南

  • 洛社站

    元置。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元《析津志》 天下站名: 信州陆路有 “洛社”。

  • 湾潭市

    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八里湾潭镇。清属长乐县,有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