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刺忽
元北境部族,又译八里灰、八儿忽、八立浑、巴儿忽等。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 《马可波罗行记》载其民隶属大汗,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
元北境部族,又译八里灰、八儿忽、八立浑、巴儿忽等。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 《马可波罗行记》载其民隶属大汗,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
一作卡克里克。即今新疆若羌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婼羌县。
北宋置,属长汀县。即今福建连城县南莒溪镇。《元丰九域志》 卷9及 《宋史·地理志》 汀州长汀县皆载有莒溪铁务。
即今河南商丘县西观堂乡。明嘉靖《归德州志》卷1 《村镇》:有“观音堂集”。清光绪《商丘县志》卷1 《市集》:“西面有观音堂,离城四十里。”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宋史·河渠志》: “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以为高下之度。江道既分,水复湍暴,沙石填委,多成滩碛。岁暮水落,筑堤壅水上流,春正月则役工浚治,
①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南二十里。横亘十余里,峻险可避兵。《魏书· 地形志》: 辽西郡肥如县有 “黄山”。又 《高宗纪》: 太安三年(457),将东巡,诏 “起行宫于辽西黄山”。明年,“行幸广宁温泉宫,遂东
即婆闰县。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九十六里。《旧唐书· 地理志》 平泉县: “汉牛鞞县地,后魏置婆润县。隋移县治于赖黎池,仍改为平泉县。”
1913年改下江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以在榕江下游而得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1958年撤销,并入榕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下江厅改置,治下江(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1
北宋崇宁三年(1104)以癿当川置,属乐州。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后废。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癿当川为来宾城,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属湟州。
西魏改武兴县置,为顺政郡治。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顺政县。古县名。西魏改武兴县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为顺政郡治。隋开皇三年(581年)为兴州治。十八年改名顺政县。
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义津镇。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乡镇》:义津桥“距棕阳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