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通镇
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
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人口2.4万。因四周多山,街区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故称八面通。1949年县治由穆棱镇迁此。1933年设第一保,1938年改八面通村。1946年设八面通区,1947年改第一区。1956年改八面通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镇。1995年起为穆棱市治。穆棱河流经。主产蔬菜。有建材等厂。鸡下铁路经此,公路接301国道。
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
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人口2.4万。因四周多山,街区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故称八面通。1949年县治由穆棱镇迁此。1933年设第一保,1938年改八面通村。1946年设八面通区,1947年改第一区。1956年改八面通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镇。1995年起为穆棱市治。穆棱河流经。主产蔬菜。有建材等厂。鸡下铁路经此,公路接301国道。
又作马迴岭。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镇,与德安县接界。清同治《九江府志》卷4德安县:马回岭在“县北三十里。明初破陈友谅后军至此回马,故名”。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卷22池州: 雁汊口 “在东流县,有循检寨”。陆游《入蜀记》: “过雁汊夹,有税场,居民二百余家,泊船甚众。” 《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雁汊镇在县东北九十
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宋 《咸淳临安志》卷25临安县: 玲珑山 “在县西十二里。两山屹起盘屈,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南行百许步,有亭名三休”。②即嵖岈山。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5
即沙随城。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沙随城 “亦曰沙阳亭。或谓之棠阳城,俗谓之堂城”。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置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治京兆路 (今陕西西安市)。八年改为陕西四川道。元至元十六年 (1279)改陕西汉中道。二十八年改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后时废时复。延祐二年 (131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南田乡西北夏山。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南田(今属文成)人。佐朱元璋得天下,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卒谥文成。墓前石碑刻“明开国太师刘文成之墓”。
金天会六年 (1128) 分河东路置,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灵石、昔阳等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元废。金天会六年(1128年)分河东路置,治太原府(治今山西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里东昏故城。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晋省。
即胤山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嗣山县城,“ 《元和郡县志》 云: 嗣山县置城元白山上。武德四年筑义清县,天宝元年改为嗣山县”。
①十六国石赵改中丘郡置,治所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十里。北魏省入柏人县。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属赵兴郡。当在今甘肃宁县、正宁二县境。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