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都督府
唐武德八年(625)置,治所在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四州,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皋兰、永登、临洮等县以西和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南、贵德县以北、湟源县以东地。显庆元年(656)废。
唐武德八年(625年)置,驻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等州,相当今甘肃省乌鞘岭以南、白龙江以北及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的庄浪河、洮河、大夏河、湟水、黄河等流域。显庆元年(656年)废。
唐武德八年(625)置,治所在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四州,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皋兰、永登、临洮等县以西和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南、贵德县以北、湟源县以东地。显庆元年(656)废。
唐武德八年(625年)置,驻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等州,相当今甘肃省乌鞘岭以南、白龙江以北及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的庄浪河、洮河、大夏河、湟水、黄河等流域。显庆元年(656年)废。
①西汉元狩三年(前120)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河拐子古城。东汉末废。后赵复置,仍属朔方郡。北魏初于此置沃野镇。《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东径沃野县故城南。”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汉书·地理志》 注引应劭曰:“顿迫于陈,其后南徙,故号南顿。” 西晋惠帝时为南顿郡治。北齐改为和城县。隋大业初复为南顿县,属淮阳郡。唐武德六年 (6
亦作睢州。 南宋置羁縻州, 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元废。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三沙镇。明永乐十八年(1420)置烽火门水寨于此,正统九年(1444)移于松山。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三沙镇。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烽火门水寨于此,拨军戍守。正统九年(1444年)
亦作可象山。在今四川中江县南百二十里。《寰宇记》卷82铜山县:可蒙山“在县(旧治在今广福镇)西北三十里。高一里。出铜”。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东北。《水经·沔水注》:“柞溪又东注船官湖。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晋书·周访传》:赵诱、朱轨、黄峻等讨杜曾,“而大败于女观湖。诱、轨并遇害”。即此。今湮。古湖名。在今
一作克列玉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境。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列玉族”。《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土司:“列玉土司
即今河南浚县东北三十三里善堂镇。旧属滑县。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善堂集,距城六十里。” 1949年改属浚县。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石头河子镇。清光绪《皇朝直省图》吉林图:长寿县东南有石头河子。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作十道河子。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东清铁路有石头河子站。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东南部。面积30
①在今河南郑州市南。《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七经》: 太山 “承水出于其阴,而东北流注于役”。《水经·渠水注》: 白沟水 “有二源,北水出密之梅山东南,而东径靖城南,与南水合; 南水出太山,西北流至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