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宁县

兴宁县

①东晋咸和六年(331)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龙田镇西三里。一说今五华县西北华城镇雷公墩。以兴宁江为名。隋属龙川郡。唐属循州,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镇。五代南汉乾亨初改为齐昌县。北宋天禧二年(1018)复改为兴宁县,移治今兴宁市。明属惠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改属嘉应州。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4年改设兴宁市。

②唐置,属盐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贞观元年(627)废。次年复置。景龙三年(709)改为白池县。

③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属郴州。治所在管子壕(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元属郴州路。明属郴州。1914年改为资兴县。


(1)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属盐州。四年省入五原县。贞观二年(628年)复置。景龙三年(709年)改名白池县。(2)古旧县名。(1)东晋置,治今广东省兴宁市龙田西宁江之西。属东官郡。隋改属龙川郡。唐时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属循州。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移治今五华县华城。仍属循州。明移治今市,属惠州。清雍正后改属嘉应州。1994年改设兴宁市。(2)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治管子壕,即今湖南省资兴市兴宁镇。宋、明、清属郴州,元属郴州路。1914年因与广东省兴宁县同名,复改资兴县。


猜你喜欢

  • 常水

    即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之大源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5绩溪县: 常水 “出黄蘖山,南流五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一顷三十亩”。《方舆纪要》 卷28绩溪县 “扬之水” 条下: “常水在县西北。源出歙县界

  • 涿鹿左卫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直隶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后废。明永乐中置,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九年(1652年)省入涿鹿卫。

  • 窦岙 (嶴)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八十里旗门乡(东岙)。明设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把守驻防。

  • 下阿坝阿羌寨

    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下阿坝)。清雍正元年(1723)置下阿坝阿羌寨土千户。

  • 关渡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北,北投区西面约八里,淡水河出台北盆地口东岸。附近之淡水河宽仅400米,两岸山崖夹峙,故名关渡。在早期文献中亦作干豆、江头、乾窦、甘答等。山麓有清康熙年间所建古庙,初称灵山庙,乾隆五

  • 石城山

    ①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明《辽东志》卷1辽阳:石城山在“城东北五十二里。上有古城石垒”。民国《奉天通志》卷75辽阳县:石城山在“城东北五十七里。有古石城。……俗呼岩州城,因以名村。城址及城中点将台犹存”

  • 金江市

    即今海南省澄迈县治 (金江镇)。1903年《广东省全图》: 海南岛澄迈县西南有金江市。1950年澄迈县迁治于此。

  • 罗部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仁兴镇古城。元改罗次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北碧城镇。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罗次州,二十四年改为罗次县。

  • 皂角市

    又作皂角镇。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北皂市镇。《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皂角市“在县东北七十里。有皂角渡。地据高阜,当三府四县之交。居民错杂,商贾辐聚,防御最切”。

  • 黄花甸子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北黄花甸镇。清咸丰 《岫岩志略》 卷3凤凰城: 黄花甸在 “城西一百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