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陵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二十四里。为南齐明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明帝鸾兴安陵,在县口东北二十四里。”
在今河南郑州市中原路中段南侧林山寨村。1956年在此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房基、陶窑、陶器。陶器为彩陶。石铲长50厘米,精制锐利。为仰韶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南北朝时吐谷浑置,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曲沟。一说在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南齐书·河南传》:“大戍有四,一在清水川,一在赤水,一在浇河,一在吐屈真川,皆子弟所治。”
1914年改太平县置,属江苏金陵道。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1927年直属江苏省。1994年改设扬中市。旧县名。1914年改太平县置,治今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1994年撤销,改设扬中市。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茂州: “东有积水关巡检司。”
亦作雒水。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之石亭江。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蜀守李冰 “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郫别江,会新都大渡”。《水经注·江水》: “洛水出洛县漳山,亦言出梓潼县柏山。…
西汉武帝时建,在今陕西户县西南。《水经·渭水注》: 涝水 “北径汉宜春观,又北径鄠县故城西。……合美陂水。水出宜春观北,东北流注涝水”。《清一统志 · 西安府一》: 宜春观 “在鄠县西南。…… 《县志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北城内。北魏永熙元年 (532) 高欢败尔朱荣于今河南安阳市东北十六里的韩陵山。东魏于邺北城内原御史台 (一称南台) 改建定国寺,并由温子升撰 《定国寺碑》 以纪功。《寰宇记》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为盐场。此处历来为我国著名盐产区。西汉时置盐官。唐、宋置云安监。明置云安场盐课司。清置盐课大使。民国置云阳场知事。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50固始县 “青峰岭” 条下: “又县北七十里有蓼城冈,或以为古蓼国城盖在此。”
在今缅甸中部敏建西南之蒲甘。是从南诏至天竺道上的重要城邑。《新唐书·地理志》 附 “安南通天竺道”: “又经突旻城至骠国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