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水
亦作熙平水。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兴平水“在阳朔县北六十里。其源出自宝子山,南流者为兴平水,与桂江合”。
亦作熙平水。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兴平水“在阳朔县北六十里。其源出自宝子山,南流者为兴平水,与桂江合”。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惠嫋湖 “在府西北八十里。湖方五里。茂林掩映,水色清碧,深不可测”。
①即清渊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清阳城。北魏移治今山东冠县东北清水镇。《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 中作“清泉县”。②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分衡阳县置,与衡阳县同为衡州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3肃宁县:中堡河在“县东北三十里。《志》云:保定府蠡县以东、高阳县以南之水,溢入于县境,播为洋东五十二淀,俱注于中堡河,流经雄县界,会于瓦济河。其洋东五十二淀,俱在
即今四川北川县东南通口镇。民国 《北川县志》 卷1: “通口设场于清雍正年间,为东路繁盛乡场。其河可通舟楫,往来甚便。”
北宋建隆三年(962)于北海县置,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乾德三年(965)升为潍州。
晋邛都县之讹。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上别渚。《梁书·武帝纪》:天监九年(510),“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又《侯景传》:太清二年(548),侯景作乱,“鄱阳世子嗣、裴之高至后
又作胡谷寨、狐谷寨。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北。明初置胡谷寨巡司,后废。
①在今浙江龙游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衢州龙丘县“有岑山”。《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岑山“在县南十五里。自金华望之,正当其面,因名婺女照台山,俗呼笔架山”。②一名潭溪山。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