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父山
亦作野父山、野甫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冶父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相传欧冶子铸剑处。山比众山独尊,故曰父。峰岩峻峭,林峦森密,盘亘凡数十里。自麓至巅,几五里余。前有龙湫,水尝不竭”。山东嵎有冶父寺(实际寺),“冶父晴岚”为庐江八景之一。
又称冶甫山。在安徽省庐江县城东北。相传春秋时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山上有铸剑池、龙湫、罗汉坛、百尺岩、诸葛岭等胜迹。山东隅有冶父寺(又名实际寺),顶端有伏虎庵,均为唐代名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亦作野父山、野甫山。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冶父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相传欧冶子铸剑处。山比众山独尊,故曰父。峰岩峻峭,林峦森密,盘亘凡数十里。自麓至巅,几五里余。前有龙湫,水尝不竭”。山东嵎有冶父寺(实际寺),“冶父晴岚”为庐江八景之一。
又称冶甫山。在安徽省庐江县城东北。相传春秋时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山上有铸剑池、龙湫、罗汉坛、百尺岩、诸葛岭等胜迹。山东隅有冶父寺(又名实际寺),顶端有伏虎庵,均为唐代名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
公元3世纪前期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一种地理分区概念。《史记·大宛列传》 《索隐》及《正义》引三国康泰《外国传》:“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也。”
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即今白洋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80桃园县 “苏溪” 条下: “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村名。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九华山东麓、黄石溪西岸。属陵阳镇。人
即今江苏泰兴市西北口岸镇。宋时泰兴县尝徙治于此。《宋史· 岳飞传》: 南宋建炎四年(1130),诏飞还守通、泰,“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即此。古镇名。宋置,即今江苏省泰兴市西北口岸镇。北宋曾移泰
即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乡伊芦山。《寰宇记》卷22海州朐山县:“伊卢山,一名大伊莱山,在县南七十五里。”
①即今辽宁丹东市。清光绪二年(1876)于此置安东县。民国《安东县志》卷1:“旧名沙河子,以有大、小沙河二水,又名沙河镇。”1946年改设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②即今吉林东丰县东北沙河镇。民国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资治通鉴》: 唐圣历二年 (699),吐蕃论赞婆来降,“以为右卫大将军,使将其众守洪源谷”。胡三省注: “洪源谷在凉州昌松县界。”
又作该朱城、讲朱城。西夏置,属卓啰和南军司。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即“该朱城”。
在今新疆伊宁县西北皮里其河东岸。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 卷3: “阿里木图沟泉水,在辟里沁之西,分引灌溉商户地亩并绥定城旗屯。”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辟里沁水 “南流经辟里沁卡伦北,折而流经
①在今河北辛集市南。《魏书·地形志》:巨鹿郡县有 “黄丘”。 《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20后赵: 东晋永和七年 (351),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冉闵遣将 “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
①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黄金江。《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黄金水 “在新淦县西南百三十里。自新喻县界东流入断金乡,九十里达于赣江”。《清一统志 ·临江府》: 黄金水 “在峡江县 (治今巴邱镇)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