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山洞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 凿山洞 “在县东十五里。洞可容千人,为古仙栖隐处”。《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凿山 “周三十里,中有仙洞,洞口石磴陡隘,入后豁敞可容千余人。底有大河,窍通江海”。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方舆纪要》 卷26宿松县: 凿山洞 “在县东十五里。洞可容千人,为古仙栖隐处”。《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凿山 “周三十里,中有仙洞,洞口石磴陡隘,入后豁敞可容千余人。底有大河,窍通江海”。
①即白庙儿山。在今河北沽源县南。《后汉书·乌桓传》:建武二十一年(45),“乌桓与匈奴连兵为寇,代郡以东尤被其害。……其在上谷塞外白山者,最为强富”。《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十年(732),幽州节度使赵
元元贞元年(1295)置,治所在曲先(今新疆库车县)。《元史·成宗纪》:元贞元年,“立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以衅都察为都元帅,佩虎符”。
①又名夷星桥、夷里桥、竺桥。战国时秦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笮桥 “以竹索为之,因名”。《晋书·桓温传》: 永和三年 (348),桓温灭李氏成汉,“ (李) 势于是悉
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新滩镇。《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新滩 “天圣丙寅,赞唐山摧,遂成新滩。皇祐间,太守赵诚疏凿,有摩崖碑。其滩有龙门、佛指甲、官槽。而官槽与龙门相对”。南宋陆游 《入蜀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永宁县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旧唐书·地理志》:盛山县 “以山为名”。义宁二年 (618) 为万州治。唐武德元年 (618) 为开州治,移治今开县。广德元年(
即贝丘。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续汉书·郡国志》 乐安国博昌“有贝中聚”。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乐安国博昌县有“贝中聚”,即此。
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南七十里。《舆地纪胜》卷145嘉定府: 呵吒山 “在洪雅县西四十里。有石院,一巨石周回刻罗汉一百八身”。《方舆纪要》 卷72洪雅县 “竹箐山” 条内: “县西百里又有呵吒山,岩石雄峻,
即今江苏江宁县东北汤山镇。宋《景定建康志》卷16:汤泉市“在上元县神泉乡汤山延祥院之前,去城六十里”。
即苟屚县。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晋书·葛洪传》:咸和间葛洪“闻交阯出丹,求为句屚令”。即此。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二十里慈化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当阳县东南有慈化寺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