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利人渠

利人渠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有南、北两渠:北渠隋筑,引橐水(今三门峡市青龙涧河)西北入陕城(今三门峡市西)。《元和志》卷6陕州陕县:“北利人渠,隋开皇六年,文帝遣邳国公苏威引橐水西北入城,百姓赖其利,故以为名。”南渠唐筑, 自硖石(今陕县东南)界引水入陕城。《新唐书·地理志二》陕州:“有南、北利人渠。南渠,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幸,使武侯将军丘行恭开。”

②在今河南沁阳市东。《方舆纪要》卷49怀庆府河内县:利人渠“在府城东。隋开皇中,卢贲为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之曰利人渠”。

③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阴平县:“西北二里有利人渠,引马阁水入县溉田。龙朔三年,令刘凤仪开,宝应中废。后复开,景福二年又废。”


(1)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有南北两渠:北渠为隋开皇六年(586年)所开,南渠为唐贞观十一年(637年)所开。(2)在今河南省沁阳市。隋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于怀州决沁水东注为利人渠。


猜你喜欢

  • 鸡街寨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三十六里鸡街镇。《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鸡街寨“在县西北。道出府城,此为要口”。

  • 木门店

    即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为西汉参户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西南有木门店。民国《青县志》卷1:木门店在“西南三十里。俗称门店”。

  • 花姑山

    即麻姑山。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麻姑山“在宣城县(东)三十五里。高袤与敬亭山等,麻姑修道于此飙举,有仙坛、丹灶存焉。《九域志》云,亦名花姑山”。

  • 百丈崖

    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宋书·柳元景传》:元嘉二十七年(450),“元景以军食不足,难可旷日相持,乃束马悬车,引军上百丈崖,出温谷,以入卢氏”。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南。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雍州

  • 南屯河

    即今四川南江县东之神潭河。《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 南屯河在 “县东二十余里。源出巴山,经两河口入巴江”。

  • 龙尾坡

    一作龙尾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二十里。《资治通鉴》:唐中和元年(881),黄巢遣其将尚让、王播寇凤翔,为唐弘夫“大败于龙尾陂”。《寰宇记》卷30:唐武德七年(624),岐山县“移理龙尾城”。皆即此。清设

  • 夏肥水

    古沙水支津,淮水支流。《汉书·地理志》 沛郡城父县: “夏肥水东南至下蔡入淮。” 《水经·淮水注》: “淮水又北,夏肥水注之。水上承沙水于城父县,……东注,俱入于淮。” 故道自今河南郸城县东南分沙水东

  • 万石洲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万石洲在“府(治今临江镇)南十里。赣江环其右,袁江经其左,四面滨水。夷旷肥饶,岁收常倍, 因名。《志》云, 洲接新淦县界,其南为南横河,亦曰上横河,

  • 景阳山

    ①三国魏明帝时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三国志· 魏书 · 高堂隆传》 载:“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 《明帝纪》: 景初元年 (237)裴注引 《魏略》 曰: “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

  • 旧港镇

    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清时有巡检把总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