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迭喀桑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永夏、竹节三族的合称。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蒙古尔津族、永夏族、竹节族,同牧咱(扎)曲河流域,统称加迭喀桑(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又谓之咱(扎)曲喀娃(译言咱曲河地方之人也)。”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永夏、竹节三族的合称。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卷上:“蒙古尔津族、永夏族、竹节族,同牧咱(扎)曲河流域,统称加迭喀桑(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又谓之咱(扎)曲喀娃(译言咱曲河地方之人也)。”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川河谷。《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十里。庚辰,入长宁谷”。即此。
亦作大漠门城。唐时吐蕃筑,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六年(728),“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擒获甚众,焚其骆驼桥而还”。胡注:“大莫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七十二里风陵渡镇南,黄河渡口。《清一统志·蒲州府一》:风陵渡“在永济县南六十里风陵关下,黄河北岸”。在山西省芮城县西南端。黄河奔腾南泄转而向东的拐角,是晋、陕、豫三省交通要冲。郦道元
亦作铧子岭。即今辽宁灯塔县东南铧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东北有铧子岭。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烟台煤矿有华子岭矿区。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唐樊绰《蛮书》 卷5: 蒙舍川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称蒙舍池。今已不存。
唐建,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清水河东岸。《元和志》卷3原州萧关县:“御史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北塞径“在县西南。相近有蕉林径”。
即磁山。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三十里。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17: 瑕丘县 “有磁阳山”。《方舆纪要》 卷32嵫阳县载: 嵫阳山在 “府西三十里。宋以此名县”。
清道光二年(1822)置,属永顺府。治所在古丈坪(今湖南古丈县)。光绪《古丈坪厅志》卷2:“古文坪厅以厅治古仗坪得名。”1913年改古丈县。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治今湖南省古丈县南古丈坪。属永顺
在今湖南绥宁县东。《方舆纪要》 卷82绥宁县: 蓝溪山 “崇峦叠岭,草木荫翳,涧水萦纡,为蛮瑶出没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