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平川厅
清同治十一年(1872)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清同治十一年(1872)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宁夏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1913年改为化平县。
①北宋置,属盐官县,即今浙江海宁市(硖石镇)西南五十里长安镇。《方舆纪要》卷90海宁县:长安镇“旧为运道所经……元设税课务并置驿于此,明朝改为税课局,嘉靖中驿废”。为商旅聚集、舟车冲要之地,清设州判驻
一作李润镇。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十六国后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华州治此。又作李润镇。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十六国姚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为华山郡治所。
北齐置,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长平县(今安徽寿县境)。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一带。或说北齐置,治今安徽省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合肥、肥东、肥西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村。《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北津砦“在县南北津山上。旧有望海亭。万历四年奏置北津水砦,十四年城之,以防海寇。《海防考》:海陵山西南戙船澳,旧为御倭要地, 水师巡哨, 皆
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水经·潍水注》:扶淇水“出西南常山,东北流注潍”。河源即常山之雩泉。《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扶淇,亦作邞淇。宋苏轼诗:‘随师东渡游潍邞。’王十朋注:‘潍、邞,密州二水名。’又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威城县 (今广东郁南县南)。隋改为罗阳县。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晏州置,治所在思峨县(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兴文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晏州。(1)南
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松坎镇。《明史·四川土司传》: 万历间,杨应龙反,总督邢玠檄应龙安稳听勘,“应龙缚渠魁,待罪松坎……于松坎设同知治焉”。即此。
即今河北魏县西南二十里院堡乡。同治《畿辅通志》 卷52大名县图: 西有院堡集。
①一名龙溪。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北,为闽南最大的河流。北源九鹏溪(新桥河)和西源雁石溪在漳平市汇合后称九龙溪,东南流,经华安、长泰二县,至龙海市东入厦门湾,长258公里。《舆地纪胜》卷131漳州《景物下》
简称汤镇。即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宋《乾道临安志》卷2:汤村镇“本仁和镇,端拱元年改,隶仁和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镇为海潮所陷,后复涨为平陆。宋苏轼开汤村运盐河,即此。古镇名。即今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