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前旗
俗称布哈公旗。即和硕特北前旗。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
俗称布哈公旗。即和硕特北前旗。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
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闾里名。具体方位不详。《三辅黄图》 卷2: “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等里。” 《汉书·宣帝纪》: 帝少时
在今陕西大荔县北。《方舆纪要》 卷54同州大荔县: 铁镰山,“ 《志》 云: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土具黄、白、赤三色,其形如镰,因名”。
隋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元河南志》 载: 流杯殿 “在丽春台北,殿上漆渠九曲,从陶光园引水注庄敬院。隋炀帝与宫人为曲水之饮”。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72靖州: 宝溪山 “其下有溪,大抵洞中诸溪皆产金,故以宝名”。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战国策·秦策四》: 楚人黄歇说昭王曰: “王又举甲兵攻魏,……拔燕、酸枣、虚、桃人。”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
北宋置,属小溪县。在今四川遂宁市北四十里。
又名分秦山。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二十余里。《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石堡山“相传诸葛武侯南征时,与诸酋会盟处。下有温泉,阔二丈许,其沸如汤。或曰即东山河之源也”。
①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于险要之地修筑长城。《左传》:僖公四年(前656),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 为了防御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北二十六里刘固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刘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