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峡关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北峡关“在舒城县南四十五里。关南属安庆府。关门楼堞修砌悉备,官兵守把,为入蕲黄之要地”。
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南,与桐城市接界。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北峡关“在舒城县南四十五里。关南属安庆府。关门楼堞修砌悉备,官兵守把,为入蕲黄之要地”。
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南,与桐城市接界。
在今山西寿阳县东北。《资治通鉴》:西晋永嘉六年(312),拓跋猗卢击败刘曜。“猗卢因大猎寿阳山”。胡三省注:“寿阳山,在乐平寿阳县。”古山名。又称方山或神福山。在今山西省寿阳县东北。西晋永嘉六年(31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献州置,属河间府。治所即今河北献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南部。属沧州市。面积1191平方千米。人口56.6万。辖4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乐
在今湖北石首市西。《方舆纪要》卷78石首县“刘郎浦”条下:“《志》云,县西五里有万石湾,在万石堤下,与江北岸刘郎浦正相值,舟楫经过,遇北风辄坏。俗呼折船湾。”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古荡河泊所“在府西北九里,属钱塘, 洪武初置”。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古时多水洼河荡,遂名。明洪武中在此设关。现为杭州教育、科研基地和住宅区。
①在今河北黄骅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雍正年间废。②元设利国盐场。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东利国乡。清初设盐大使管理,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富国场。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浏阳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官渡。明洪武二年(1369) 复改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浏阳县置,治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官渡。属天临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
又作鄂多里。即斡朵邻。元代在今黑龙江依兰一带新建的军民万户府
在今湖南安化县南白沙溪,为宋平梅山蛮后所立五寨之一。
在今云南盈江县北。《明一统志》卷87干崖宣抚司:白莲山“在司(治今旧城镇)北六十里。中有一峰,林峦耸拔。土官居其麓。下有白莲池”。
北周天和四年(569)置,属岐山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改名岐山县。古县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析鹑觚县南界置,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属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