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留智镇
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里北留智乡。明嘉靖《河间府志》卷8景州有留智屯。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景州图:南有北留智。
在河北省景县东南部。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碱厂王,人口980。明初王姓自山西迁此定居,因村周围多为碱场地,故名。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王瞳公社。1961年析建北留智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砖瓦、面粉、刹车片、水箱等厂。景德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景县南二十里北留智乡。明嘉靖《河间府志》卷8景州有留智屯。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景州图:南有北留智。
在河北省景县东南部。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碱厂王,人口980。明初王姓自山西迁此定居,因村周围多为碱场地,故名。1953年建乡,1958年并入王瞳公社。1961年析建北留智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砖瓦、面粉、刹车片、水箱等厂。景德公路经此。
①即今安徽东至县境尧渡河。《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前河 “在建德县南。有三源,总汇于步头湾,过县南十五里百步滩,潴为官池,历县南二里尧城渡,亦曰尧城溪,又合茹兰溪,汇石印池,入东流县界为江口河,至县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北。《方舆胜览》卷54汉州:玉妃溪“在绵竹县。《成都耆老传》载:妃与五丁同生,父母弃之溪中,后闻呱呱之声,就视乃一女、五男,女即蜀文併妃,男即五丁”。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清废。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治今甘肃省舟曲县西北。属松潘卫。清时废。
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七十里荣山乡。清同治《临川县志》 卷1下: 南新丰乡百三都有荣山墟。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
一名三交寨、三交城。在今山西太原市北五里古城村。《宋史·太宗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命潘美屯河东三交口”。即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命潘美为
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耒阳县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耒阳县。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升耒阳县置,治今湖南省耒阳市。属湖南道。辖境相当今湖南省耒阳市一带。明洪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1947年公布名称为中沙洲。以在南沙洲和北沙洲之间,故名。因洲上有红草生长,又排行第二(南沙洲排行第一),中国渔民向称红草二。
一作北重山,又名百里山。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唐杜佑《通典·州郡典》 向城县:“北重山在县北,即是三鸦之第一。”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三十五里蒙城村、襄汾县南十五里蒙亨村附近。《魏书·安同传》: “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余里,径路不通。” 《新五代史·王峻传》: “峻军出自绛州,前锋报过蒙坑。峻喜,谓其属曰: ‘蒙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