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硖山
古称夹石山。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与舒城交界处。《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北硖山在“县北六十里。有两岸相夹如关”。山南有北硖关。
古称夹石山。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与舒城交界处。《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北硖山在“县北六十里。有两岸相夹如关”。山南有北硖关。
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8公安县:孙黄驿在“县西南六十里。《舆程考》自两京至云、贵,陆路至此而合”。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方舆纪要》卷56紫阳县:五郎水在“县南五十里,北流入汉”。
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安平县西南南王庄乡(角丘)。东汉废。
在今辽宁本溪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东北到明山沟,西南迄蚂蚁屯沟,东、南、西三皆山。山谷均有煤层,总面积25平方公里。发现甚早,清乾隆时准民开采。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宣统二年(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大藤峡。《明史·王守仁传》: 嘉靖年间,率军镇压断藤峡瑶民起义,“断藤峡瑶 ‘贼’,上连八寨,下通仙台、花相诸洞蛮,盘亘三百余里。……伺 ‘贼’ 不备,进破牛肠、六寺等十余寨,峡 ‘
又名松林江。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松下江 “在县东南三十里。东通大海,西通福清县。亦曰松下澳。相近者曰大祉、小祉、垅下等澳”。
亦名呼拉喀五郎鄂模、瑚尔哈鄂伦泊。在清外蒙古土谢图汗部西南界。即今蒙古国南戈壁省乌兰湖。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7土谢图汗左翼后旗: 翁金河 “潴于胡尔哈鄂伦诺尔,诺尔直漠南河套八百里许。旧作呼拉喀五
①辽置,为头下州,属上京道。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境。《辽史·地理志》 松山州:“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 金废。②辽开泰中置,治所在松山县 (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金皇统三年 (1143)
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十八里。北魏置寿张县、唐初置寿州于此。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东境大凉山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