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左翼左中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东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彦温都尔东北。
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北。《水经·沔水注》:“(中庐)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山有石穴出马,谓之马穴山。”
据 《水经注》,源出今山东新泰东北,西流至泰安东南,折西南至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西至曲阜城东北又与泗水分流,西经兖州至济宁合洸水,折南注入泗水。后水道有变迁,上源在泰安东南改道西流与柴汶会合北入汶水,
清初改莲花寨为冠豸寨,属连城县。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为县治东障。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汐止镇。清同治《淡水厅志》卷2:蜂仔峙“又下十里许为水返脚,谓湖涨至此也”。
西魏置,为河南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樊城)。隋属襄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为临汉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湖北省襄樊市北。属河南郡。唐属襄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临汉县。
①北魏置,治所在涡阳城 (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涡河北岸刘寨村。后移今蒙城县)。景明中改为涡阳郡。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下蔡县 (今安徽凤台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凤台县地。八年 (625)废。(
北宋咸平四年 (1001) 分西川路置,治所在益州 (今四川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邛崃山以东,大渡河以北,龙门山西南及沱江以西大部分,以东一小部分地区。嘉祐四年 (1059) 改为成都府路。北宋咸平
为古黄河支津。故道西起今河南原阳县西南,东至开封市境内合古蒗荡渠。《水经·阴沟水注》:“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东南至大梁,合蒗荡渠。”是蒗荡渠分河水的渠道之一,故亦为蒗荡渠的另一名称。《水经·汳水注
在今山东惠民县南。 《旧唐书·李师古传》: “棣州之盐池与蛤岁出盐数十万斛……而蛤为纳所据, 因城而戍之, 以专盐利。”
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南,与不丹相邻。属山南地区。面积9000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2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浪卡子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意为“白鼻尖”。在此实指白色的鼻形山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