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水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亦作谦州、谦谦州、俭俭州。元置,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鲁克穆河与克穆齐克河会流处南之鄂依玛克古城。《元史·忠义传·伯八》:“世祖即位,以伯八旧臣子孙,擢为万户,命领诸部军马屯守欠欠州。”又《刘好礼传》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八里古城乡。《元和志》卷9朗山县: “道城,古道国也。”
即长宁镇。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面积49.9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长临河,人口5200。旧名长宁市,以长宁河得名,宁、临音近,演为今名。1949年设长临河乡,195
①古道路名。亦作零关道、灵山道。西汉武帝时开。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岸,沿小相岭山脉东麓南行,经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南至西昌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即此。②亦作零关
又名武夫山、平山、戍夫山、派山。在今山西繁峙县东恒山山脉东段。《山海经·北次三经》:“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 即此。古山名。又称武夫山、戍夫山、泒阜山。约指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山
明代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元代译称纳里速,宣政院在西藏地方置乌思藏纳里速宣慰使司。明代撤宣政院建制,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以管理前、后藏地区; 洪武六年 (1373) 遣使往阿里招降,八年 (1375) 置
1914年改西宁县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建城镇。以在西江 (郁水) 之南为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都城镇 (今郁南县)。
即迦摩浪迦国。在今马来半岛北部。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郎加戍国。
即今山西古交市。旧属交城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山阴县: “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凿山以畜泄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