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侯国
西汉绥和二年 (前7) 封孔光为博山侯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淅水会合口东南十里丹江水库内。东汉明帝时改为顺阳县。
西汉哀帝改顺阳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汉书·孔光传》:绥和中,成帝崩,“即其夜于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绶”,即此。属南阳郡。东汉明帝复改名顺阳县。
西汉绥和二年 (前7) 封孔光为博山侯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淅水会合口东南十里丹江水库内。东汉明帝时改为顺阳县。
西汉哀帝改顺阳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汉书·孔光传》:绥和中,成帝崩,“即其夜于大行前拜受丞相博山侯印绶”,即此。属南阳郡。东汉明帝复改名顺阳县。
北宋咸平三年(1000)升关隶镇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政和县。政和五年(1115)改名政和县。宋时置银场于此。古县名。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升关隶镇置,治今福建省政和县。属建州。政和五年(111
即今广西北流市北二十里民乐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图:北有民乐墟。
唐先天二年 (713) 避玄宗李隆基讳改隆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取郡西南阆山为名。” 《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取阆水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又名清溪水、乙陂江。为东江水支流。在今湖南省资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82郴州兴宁县:资兴水 “发源州东百余里之古鋂泉,其泉方广十余里,四旁石壁峭立,西北流五十余里至旧县前,横流十里合泸渡江 (今沤江
即今贵州桐梓县西北九坝街。清咸丰四年(1854)杨龙喜(杨凤)在此发动起义。起义军以黄巾帕头, 自称“黄兵”,史称“黄兵起义”。
1914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地置,治所在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勒泰、吉木乃、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市县地及蒙古共和国科布多河上源、布尔干河上源地区。1919年改为阿山道
1931年由朝阳、凌源二县析置,治牤牛营子 (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当地解放后1945年9月改名建昌县。旧县名。1931年由朝阳、凌源两县析置。治牡牛营子(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因处在大凌河以
北周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北十六里新华镇(新兴场)。隋废入雒县。
在今浙江苍南县西。主峰海拔921米。《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玉苍山“亦名八面山,山周百余里,跨峙八乡”。1981年析平阳置苍南县,因位于玉苍山之南而得名。在浙江省苍南县城西。属南雁荡山。传山中有玉,
明置,属清平卫。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五里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