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日岭
又名赤日岭。即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青泉岭。《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败成德兵于平山,进攻天长镇,成德帅王镕“出兵三万救之,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北青泉。《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进兵天长镇,成德节度使王镕赴救,“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
又名赤日岭。即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青泉岭。《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李克用败成德兵于平山,进攻天长镇,成德帅王镕“出兵三万救之,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
古山名。在今河北省井陉县西北青泉。《资治通鉴》:唐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进兵天长镇,成德节度使王镕赴救,“克用逆战于叱日岭下,大破之”,即此。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文桥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3九江府湖口县:“出东门,至距城三十里之文桥。”
蒙古至元七年 (1270) 置,属中书省。治所在高唐县 (今山东高唐县)。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夏津、武城三县。明洪武初省县入州,属东昌府。1913年改高唐县。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治高唐县(今
在今山西柳林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2永宁州:“仙洞山在州西南五十里,一名白马仙洞。洞深远,中有龙渊。”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北源口镇。《清一统志·武昌府一》:源口“在大冶县东南”。
又作泸潇山、卢萧山。在今江西、湖南两省边境。《太平御览》 卷48: 罗霄山 “王孚 《安城记》 曰: 萍乡罗霄山,泽水所出,水傍出石乳”。《方舆纪要》 卷87萍乡县: 罗霄山 “高数千丈,延袤百余里。
又名毕宏。在今河北赵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平棘县:“东南二十里有毕泓,皆永徽五年令弓志元开,以畜泄水利。”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北唐行镇。清光绪 《嘉定县志》 卷 1: 唐家行在 “县治东北十八里”。
即今广东东莞市西麻涌镇。明置巡司于此。
馆驿名。辽置,在今河北承德县东北三沟镇附近。《辽史·地理志》“松山州”后引宋王曾《上契丹事》曰:“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为钳泰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