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县
1913年改吉林府置,为吉林省会。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
旧县名。1913年由吉林府改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1936年城区部分改设吉林市。
1913年改吉林府置,为吉林省会。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
旧县名。1913年由吉林府改置,治今吉林省吉林市。1929年因与省重名,改名永吉县。1936年城区部分改设吉林市。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井陉矿区天护村。唐开元十五年(727)建。高4.7米。分基座、幢身和顶三部分。基座作须弥式,上有仰莲台。幢身八角形,南面镌刻“为国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余刻经文。幢身之上施宝盖、须
即今安徽六安市。唐之盛唐县治此。《旧唐书·地理志》 寿州盛唐县: “神龙元年复为霍山。开元二十七年改为盛唐,仍移治于驺虞城。”即今安徽省六安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移盛唐县治此。
在今浙江龙泉市北上东乡驻地东畲村。《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东畲口“在县北七十五里。为松阳、遂昌两县之要口,行旅往来必取途于此”。
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弓乡。古镇名。即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北角弓街。北宋属福津县。后废。清复置,属阶州。后废。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
在今广东中山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香山县:长江山“众水皆导源于此,因名”。
西晋洛阳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晋陆士衡 《答张士然一首》 诗曰: “逍遥春王圃, 踯千亩田。” 李善注: “ 《晋宫阁铭》 曰, 洛阳宫有春王园。”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为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沙子关在“县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嘉靖二十七年,添土副巡司”。清裁巡司。
在今福建晋江市西南。明 《八闽通志》 卷6 《地理志· 山川》: 罗裳山 “在永福里二十八都。山之东有玉髻峰,高有石,高寻丈。相传尝有异人画马于石,每天阴,乡人见马驰骤,复入于石,旧迹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