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仁县

同仁县

1931年析循化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保安城(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后迁治隆务寺(今同仁县治隆务镇)。


在青海省东部,邻甘肃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3460 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务镇。本循化县地,1931年由循化县析置同仁县,取义于“同登仁域”或“一视同仁”。驻隆务寺(今隆务镇),省直辖。1952年改县为同仁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为同仁县,属黄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地处黄南山地东北部,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西有阿米夏琼山,中部有阿米德合隆山,地势南高北低。隆务河纵贯县境。水资源丰富,建有五座水电站,为全国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属大陆性高原气候。产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等,河谷地带产瓜果、蔬菜。畜产藏系羊、牦牛等。野生动物有香獐、狍鹿、雪鸡、蓝马鸡、羚羊、石羊、黄羊、猞猁、旱獭等。并产冬虫夏草、雪莲、大黄、黄芪、党参、秦艽等药材。矿产有金、铅、锌、铜、银、石英等。工业有铅、皮革、水泥、农牧机械修配、服装、地毯、运输等,以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著称。同夏、循同公路经此。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铁城山古城、隆务寺、年都乎墓地。


猜你喜欢

  • 高窍镇

    即今湖北安陆市南巡店镇。《方舆纪要》卷77安陆县 “大化镇” 条下: 高窍镇 “在县南三十里。向有巡司。今革”。

  • 平棘山

    在今河北赵县。《方舆纪要》卷14赵州:“平棘山有二:在州城北者曰大平棘,在城南者曰小平棘,皆去城百步许,山顶平而多棘,故以名山,汉又以山名县。”

  • 普陀江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7邓川州: 普陀江 “在州 (今邓川镇) 北。其上源即浪穹县之宁河,东流经州北,折而南,流入于西洱河。 一名㳽苴佉江。 或谓之葡萄江, 即普陀之讹

  • 林奔城

    即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林奔城 “在日喀则城东一百九十一里”。《清会典图》 前藏图注: 雅鲁藏布河“又经林奔城北,龙泉河二水合西北流注之”。林奔,又作仁本、林绷。在今西

  • 林源山

    即临沅山。在今广东曲江县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林源山 “在曲江县北。一名临沅山。亦名洹山。…… 《旧志》: 在县北七十里”。

  • 弘农宫

    隋大业初置,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陕县:“大业初(陕)州废,置弘农宫。”《隋书·杨玄感传》:“玄感遂释洛阳,西图关中……至弘农宫。”唐改名陕城宫、避暑宫、芳桂宫。弘道元年

  • 洛北县

    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洛宁县北部析置,治山后 (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小界乡)。有时在樊店 (今洛宁县东北河底乡)。1949年与洛南县合并,复置洛宁县。旧县名。(1) 太岳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洛

  • 广灵县

    金改广陵县置,属蔚州。治所即今山西广灵县。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128

  • 呼图克拜

    即呼图壁。今新疆呼图壁县。清徐松《西域水道记》 卷3: “准语,胡图克拜者,吉祥也。今彼中之谚易曰呼图壁,译为有鬼。”

  • 枫岗寨

    唐置,属吉州新淦县。在今江西新干县南五里。唐置,在今江西省新干县南。属新干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