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熙州置,治所在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潜山、岳西、怀宁、宿松、太湖、望江、桐城、枞阳等市县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盛唐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熙州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柱山、桐城市以南,铜陵县以西的长江以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舒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载(757年)又改盛唐郡。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麻龙千户置,属会川路。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一说在米易县西麻陇彝族乡。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属东川府。二十七年 (1394) 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并大同左卫、云川卫置,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清顺治七年(1650)改为左云卫。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国语· 晋语二》: “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水经·河水注》: 柏谷水 “北流径其亭下,……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 《西征赋》 曰: ‘长傲客于
三国吴置,属荆州。治所在昭陵县 (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冷水江市以南资水流域。西晋太康中改为邵陵郡。西汉时置,治昭陵县(今湖南邵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邵阳、新邵、邵东、新化、武冈、洞口、新宁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大行,张武军于荧庭”。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
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源子港,“《志》云: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堽、竹子、白荡诸湖。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皆回环相接,达源子港入江”。在安徽省南部枞阳县境。紧临长江北岸,属长江古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沙鲁万户。《汉藏史集》(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沙鲁(夏鲁)为藏地区(后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
即今湖北巴东县南九十四里野三关镇。清雍正八年(1730)移野山关巡司于此。民国初设县佐驻此。
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一百十里木头城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热河省朝阳县:“木头城子位于大凌河左岸,距县市九十五里。”
在今广东花都市(新华镇)西南炭步镇。明崇祯末设守备于此,寻废。清设水西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