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吐蕃

吐蕃

唐、五代、两宋、元及明初对今西藏地方的汉译称,亦是对当时藏族聚居地区的泛称。藏语称西藏地方为“”,或说即《后汉书·西羌传》所称之“发”羌故地。《大唐西域记》卷4等唐初史籍译称“吐(土)蕃 (番)”, 亦作“西蕃(番)”或“蕃(番)”。公元六、七世纪时, 悉补野部落(在今山南穷结)崛起,先后兼并西藏诸族、部,约在公元629年定都逻娑(今拉萨),建成王朝自称为“”,译称吐蕃,极盛时其势力奄有今青、甘、川、滇藏族聚居区及沿喜马拉雅山脉西、南麓诸小邦地区。公元642年吐蕃王朝崩溃灭亡,此后史籍中对青、甘、川藏族地区,以及政权仍沿称吐蕃。入元,在吐蕃故地置乌思(前藏)、藏(后藏)、纳里速(阿里);明沿元制置乌思、藏、俄力思(阿里)。元、明史籍中对各藏族聚居地区,或对当地藏族及其地方政权仍泛称吐蕃,后渐不用。


(蕃bō) 又作土蕃、土番。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中叶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名。约在隋时,由雅隆农业部落联盟(在西藏山南地区)发展成为奴隶制政权。在赞普松赞干布时,降服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市),建立官制、军制,厘立法律,创立文字,建立了以赞普为中心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集权政权。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唐蕃通使频繁,经济文化联系至为密切。唐安史之乱,吐蕃乘虚占据陇右、河西,后又据有西域。生产以农牧业为主,有冶炼、毛织等手工业,吸收汉族工艺技术。崇尚佛教。文献有碑铭、文书,及汉梵医术、历算、佛经等藏文译本。9世纪中叶,赞普达磨死,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奴隶、平民起义,吐蕃瓦解。计传位九代,历时218年(一说214年,629—842年或846年)。吐蕃政权崩溃后,宋、元及明初史籍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土)蕃或西蕃(番)。


猜你喜欢

  • 邪米思干

    即寻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元《长春真人西游记》:“过大河至邪米思干大城之北。”即此。即“寻思干”。

  • 风雩山

    一名碧虚山。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清一统志·长沙府一》:碧虚山“在善化县岳麓山南。宋刘珙建风雩亭于其上。亦名风雩山。与道乡台相左右”。古山名。又称碧虚山。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南。

  • 宣武门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北部。明、清京师内城南墙西门。元为顺承门,明正统四年 (1439) 改为宣武门。1965年拆除。区片名。在北京市宣武区北部。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与宣武门内、外大街交会处及附近地区。以片

  • 王快镇

    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五十里。清时其地居民汇聚,商业发达,为县重地。康熙中阜平县尝寄治于此。在河北省邢台县东南部。面积27.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快,人口4330。1953年建乡,196

  • 玉夺三巴桥

    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唐时建。上盖绿色琉璃瓦,汉称琉璃桥。藏语“玉夺”意为玉石,“三巴”意为桥。由此西行二里,即至布达拉宫。

  • 四望岭

    在今江西黎川县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四望岭“在县南六十里。岭甚峻,登之则四远皆在望中”。

  • 南长乐县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侨置,为南汉中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齐属南阴平郡。梁废。

  • 会昌江

    古称湖汉水。又名贡水、东江。即今江西赣江东源贡水。源出赣、闽边境武夷山脉木马山。西南流至会昌县折向西北流,经于都县西流至赣州市和章水汇合称赣江。《清一统志·赣州府一》:贡水“一名东江,又名会昌江”。即

  • 兴原山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方舆纪要》卷59安定县:兴原山“在县东二里”。

  • 苇沙河设治局

    1921年析五常县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1927年改为苇河县。1922年由同宾县析置,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南苇河)。1927年升县,并改名苇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