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灭。《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夏五月,莒人入向”。即此。

②周畿内邑。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周桓王“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有“”。《水经·济水注》:天浆涧水“出轵南睪、向城北”。又引《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

③春秋吴地,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即此。

④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五十里。《左传》:襄公十一年(前562),诸侯伐郑“师于向”。即此。


(1)古国名。西周封国,姜姓。在今山东省莒南县东北。春秋初为莒国所并。《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莒人入向。”即此。(2)古邑名。(1)春秋时周畿内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市南。《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2)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左传》襄公十一年(前562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即此。(3)春秋吴邑。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吴告败于晋,会于向。”即此。西汉置向县。


猜你喜欢

  • 宝坻县

    金大定十二年 (1172) 升新仓镇置,属大兴府。治所即今天津市宝坻县。《清一统志 ·顺天府三》 引金刘晞彦 《新建宝坻县记》: “盐乃国之宝,取如坻如京之义,命之曰宝坻。” 承安三年 (1198)升

  • 平定山

    又名太平山、平顶山、品字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兴京县志》卷10:平定山“亦名品字山。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峰峦叠嶂,峭壁嶙峋,林谷清幽,为境内名胜。

  • 晋安寨

    一名晋安乡。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元年 (936),“ (石)敬瑭引兵会契丹国晋安寨,置营于晋安之南”。即此。又作晋安乡。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南。《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

  • 况村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史·广西土司传》:弘治十年(1497),“况村贼黄绍侵占思明、上石、下石三州,复谋杀知府黄道父子”。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境。明成化后,思明土司黄绍氏曾数次据此反,后始平定。

  • 高楼哨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三十七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 谓 “在高山脚下,负山而立,颇为雄峻”。

  • 江油郡

    北魏孝武帝时置,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北旧州。《寰宇记》卷84江油县:“取江油水以称邑兼郡”为名。西魏废帝二年(553)于此置龙州及江油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部分地。隋开皇三年

  • 断梁城

    又名断道。在今山西沁县东南四十里虒亭岭村。《水经· 浊漳水注》: 铜鞮水 “又东径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临岫壑,东、西、北三面,阻袤二里,世谓之断梁城,即故县之上虒亭也”。

  • 柳林村

    又名柳林集。即今山东冠县东北柳林镇。明嘉靖二十二年 (1543) 筑有土城。清同治二年(1863),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大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即今山东省临清市南的柳林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宋景

  • 邵武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邵武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元至元十六年(1281

  • 千像寺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东麓。清乾隆静寄山庄北。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初名祐唐寺,又名千像寺,清称千相寺。《日下旧闻考》卷116载《辽李仲宣祐唐寺讲堂碑略》:“盘山旧有五寺,祐唐其一。自昔相传有尊者挈杖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