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含山

含山

①又作㟏山、唅山。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其山口称㟏口或唅口。自古有道由今闻喜东经垣曲县越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作含山路或唅口道。《旧唐书·张濬传》:大顺元年(890),张濬出兵讨太原,为李顺孝所败,濬“狼狈由含山逾王屋,出河清,拆屋木缚筏济河”。

②又名横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含山在“县西二十里。山势雄拔,众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


(1)古山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南。自古有道经今垣曲县,逾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之含山路或濬口道。《旧唐书·张濬传》:唐大顺元年(890年),张濬出兵讨太原,为李存孝所败,濬“狼狈由含山逾王屋,出河清,坼屋木缚筏济河”,即此。(2)集镇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西南部。属善琏镇。人口870。以山为名。1956年合含山、和平乡为含山乡。1958年属善琏公社,1961年析置含山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蚕茧、淡水鱼、小湖羊皮等。有湖笔、绫绢、水泥、磁性材料等厂。公路通市区,水运便利。


猜你喜欢

  • 浆池镇

    又名临津镇。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舆地纪胜》 卷168隆庆府: 废临津县在 “府东一百三里……南齐置胡原郡,隋改临津县。本朝熙宁五年废为浆池镇”。

  • 匡义军

    五代方镇名。后梁改昭义军置,治所在潞州(治今山东长治市)。后唐改安义军。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梁改安义军置,治潞州(即今山西长治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及长子、屯留、平顺、潞城等县市

  • 蓝桥驿

    北宋属蓝田县,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桥驿在蓝田县东南四十里。”又作蓝溪驿(张籍《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唐置,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为京都长安东南至商、邓、襄州要

  • 滥口

    一作蓝口,又称祁山。在今河南安阳市西。《三国志· 魏书·袁绍传》: 东汉建安九年 (204),曹操大败袁尚,“尚还走滥口”。即“祁山(1)”。

  • 打鼓山

    ①在今安徽宿州市北。《清一统志·凤阳府》:打鼓山“在宿州北三十里。有三峰倚天,名曰鼓山。山中有声如鼓自鸣,岁则大熟。其东北岭有二泉,可溉田数千亩”。②又名打狗山。即今台湾省高雄市高雄港北侧万寿山。清康

  • 浓水

    即今四川广安县西北西溪河。《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 浓水 “出于龙扶速山故县镇,东流入渠江”。《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浓水,“ 《府志》:浓水即西溪水。源出州北一百二十里蓬州之绵坝,分为二派,南

  • 大龟山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应山县“有大龟山”。《寰宇记》卷132应山县:大龟山“在县北六十里。《荆州记》云,义阳郡南一百三十里,有石自然若龟形”。《清一统志·德安府》:大龟山“在应山

  • 普光寺镇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普光乡。清光绪《东乡县志》 卷1: 普光寺场 “去县治一百里”。

  • 不期县

    即不其县。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续汉书·郡国志》 作“不期”,字误。

  • 绥山镇

    北宋于废绥山县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绥山,人口5万。镇区沿符汶河分布。自隋开皇十三年(5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