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吴江县置,属平江府。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吴江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吴江县置,治今江苏省吴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吴江市。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元元贞元年(1295)升吴江县置,属平江府。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吴江县。
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吴江县置,治今江苏省吴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吴江市。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亦名晋康水。即今广东罗定市西南之泷江。为西江支流。《元丰九域志》 卷9: 康州泷水县有罗田水。
一作北社县。元置,属永宁州。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碧舍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治今四川省昭觉县。属罗罗斯宣慰司。明初改为碧舍县。
俗名老爷山。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今城关镇)“南:元朔山”。
又名娄亭。春秋徐地。在今安徽泗县东北。《春秋》: 僖公十五年 (前645),“楚人败徐于娄林”。杜注: “娄林,徐地。下邳僮县东南有娄亭。”古邑名。春秋徐邑,后入吴。在今安徽省泗县东北。《春秋》僖公十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婺源县置,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置,治今江西省婺源县。属徽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北。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山川: 南神岭 “在县西四十里。原名清潭岭,自荷山分脉,至此耸峙。岭有祠曰南神,因名。乡人迎赛与雷神同”。
即函谷关城。在今河南新安县。《周书·武帝纪》: 保定五年 (565),“冬十月辛亥,改函谷关城为通洛防”。又 《隋书· 李穆传》: “奉诏筑通洛城。” 唐贞观元年 (627) 新安县移治于此。在今河南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西汉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国。古西域国名。汉初,王治扞泥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一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元
又名五松园。在今江苏苏州市内东北隅。元至正二年 (1342) 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而建菩提正宗寺,后改称狮林寺。狮子林即寺后花园。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园中怪石又多类狮子,故名。明清以来,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 (王) 式曰: ‘贼 (按: 指裘甫起义) 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贼果自黄罕岭遁去”。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