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82湖州长城县:“吴王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隋大业十二年(615)至唐武德七年(624)长城县治此。
②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嘉泰会稽志》卷1会稽县:吴王城“在县东一十里。夫差围句践于会稽山,伍员筑此城以屯兵”。
③一名孙权故都城。又名吴大帝城。在今湖北鄂州市东郊。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自公安徙都武昌(今鄂州市),此为其所居之宫城。《元和志》卷27武昌县:孙故都城“在县东一里余。本汉将灌婴所筑,晋陶侃、桓温为刺史,并理其地”。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82湖州长城县:“吴王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隋大业十二年(615)至唐武德七年(624)长城县治此。
②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嘉泰会稽志》卷1会稽县:吴王城“在县东一十里。夫差围句践于会稽山,伍员筑此城以屯兵”。
③一名孙权故都城。又名吴大帝城。在今湖北鄂州市东郊。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孙权自公安徙都武昌(今鄂州市),此为其所居之宫城。《元和志》卷27武昌县:孙故都城“在县东一里余。本汉将灌婴所筑,晋陶侃、桓温为刺史,并理其地”。
原名灵岩院。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八十里天岩山北麓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 (1158)。元、明、清屡有修葺。主体建筑南殿名文殊殿,为金代遗松。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置一大佛坛,坛上塑文殊、胁侍、天王等
故址在今河南开封市西郊。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 开凿。为伐南唐而训练军队习水战之处。北宋太祖置神卫水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 置虎翼军习水战于此。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7: “ (
西汉置,属敦煌郡。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破城子。北周省入凉兴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西南。属敦煌郡。晋元康五年(295年)曾改隶晋昌郡。北周废入凉兴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降大庾县置,属南康县。在今江西大余县东二里。唐神龙元年(705)升为大庾县。
即高傒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敬仲镇白兔丘村南。《清一统志·青州府》: 高敬仲墓“在临淄县东北二十里。又名白兔冢,即高傒也”。
又名鹅公滩。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鹅湖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鹅公滩。
唐置,在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西。《资治通鉴》:唐大和二年(828),“易定节度使柳公济奏:攻李同捷坚固寨,拔之”。胡三省注:“同捷筑寨于沧州西,以抗官军,以坚固为名。”在今河北省沧县东南东关西。《资治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奉天省怀德县东有公主岭。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怀德县:“县属公主岭,位于县市之南九十里,为南满一大驿站。”
明洪武间置,属都匀卫。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下司镇。弘治八年(1495)属独山州。清属都匀府。后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西南下司。属都匀卫。弘治七年(1494年)改属独山州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西。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三穗县西。属思州宣慰司。明洪武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