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庄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锦州市北。东汉属辽东属国。三国魏属昌黎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北英城子。西汉属辽西郡,东汉属辽东属国,三国魏属昌黎郡。西晋后废。
古地名。为公元18世纪时对拉丁美洲各国的总称。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明洪武中置,属鳌山卫。在今山东青岛市东浮山所。清雍正十二年 (1734) 裁。
1913年改晃州厅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1922年直属湖南省。1929年迁治太阳坪 (今新晃侗族自治县)。1956年改设新晃侗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由晃州厅改置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西汉景帝三年 (前154) 吴楚七国反,吴攻梁,周亚夫 “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吴兵) 乃引而去,大尉出精兵追击,
又名芍陂。在今安徽寿县南。东晋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宋、元以后日渐堙废。今安丰塘即其残留部分。在今安徽省寿县南。东晋伏滔《正淮论》:“龙泉之陂,良畴万顷。”即指此。宋、元以后日渐堙废
在今浙江新昌县南。《元和志》卷26越州剡县: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寰宇记》卷96越州剡县引《后吴录》云:“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故名。《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天姥山“在新昌东南
明景泰初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上罗场)。《方舆纪要》卷70珙县:上罗计堡“正德十一年,抚臣马昊讨都掌叛蛮,屯驻于此”。清废。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三十四里大司马村。《清一统志·怀庆府二》:司马城“晋司马氏所居。其乡有司马村”。
古地区名。春秋末,晋国的卿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史称三晋。其辖境屡有变迁,战国晚期相当于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和北部,河北省南部和中部。《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