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县
1939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西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横岭镇 (今山西和顺县西横岭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东县合并,复置和顺县。
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西部析置。以位县西得名。县治流动于张建、西沟、沙峪、寒湖、白岩、横岭、庄里、广务、翟家庄、壁子、上北舍等地。1945年与和东县合并为和顺县。
1939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和顺县西部析置。属太行区。治横岭镇 (今山西和顺县西横岭镇)。1945年4月撤销,与和东县合并,复置和顺县。
旧县名。太行抗日根据地设。1939年由山西省和顺县西部析置。以位县西得名。县治流动于张建、西沟、沙峪、寒湖、白岩、横岭、庄里、广务、翟家庄、壁子、上北舍等地。1945年与和东县合并为和顺县。
西晋时建,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汉水西岸岘山上。《水经·沔水注》: “羊祐之镇襄阳也,与邹润甫尝登之,及祐薨,后人立碑于故处,望者悲感。杜元凯谓之堕泪碑。” 《元和志》 卷21襄州襄阳县:“岘山,在县东南九
南诏自蒙世隆立,亦称大礼,改阳苴咩城为中都。《资治通鉴》:唐大中十三年(859),“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大礼,“盖因其地有大厘城得名”。世隆亦因居大厘城,而号称
宋建,在今陕西延安市南。《清一统志·延安府》:迎薰亭“在肤施县(今延安市)南柳湖,其旁有禊台、翠漪亭,皆宋韩琦建,司马光俱有诗”。
又名连山。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汉书·地理志》 弄栋县:“东农山,毋血水出。”
一名岔河。 又名南河。 即今甘肃靖远、会宁二县境祖厉河。源出今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至靖远县入黄河。《汉书·武帝纪》: 元鼎五年(前112),“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派人到广东惠州发动起义,以响应黄冈之役。6月2日,邓子瑜和陈纯等集合少数三合会党在此截获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多人。5日进攻泰尾,清守兵
亦作乜河大屯。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兴隆区。因濒尼叶赫河(也作乜河)得名。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7:“正北迤东,距(宁古塔)城六十里乜河大屯,靖边军营及卡伦驻此。”
1934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以信康县改名,驻畚岭 (今江西于都县西南畚岭)。为纪念罗登贤烈士而命名。后迁小溪 (今江西于都县东南小溪)等地。1935年3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赣南省设。1934年由信康
在今广西德保县北三十里。旧名响泉山。明代土知府岑天保死后葬此。《清一统志·镇安府》:岑天保墓“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天保山麓。洪武初,授镇安土知府,世乱保境息民,世治烙恭奉上,筑城垣,立法度,劝农桑,恤孤寡
1915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1917年改为景星县。又称景星镇设治局。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