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桥
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北无定河上。清康熙 《延绥镇志》 卷1: “昔河广半里,水从崖落。明成化中,有僧从水底凿通二窟,河流其下,人行崖上为石梁,是为下响水桥,其上响桥亦然。今旁两窟崩,惟中一窟存,河水过而伏行。”
在今陕西横山县东响水镇北无定河上。清康熙 《延绥镇志》 卷1: “昔河广半里,水从崖落。明成化中,有僧从水底凿通二窟,河流其下,人行崖上为石梁,是为下响水桥,其上响桥亦然。今旁两窟崩,惟中一窟存,河水过而伏行。”
在今吉林汪清县北腰沟营。1933年春成立了腰沟营区苏维埃政府。1935年3月根据地撤销。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永暑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十字火礁或西北调查礁。1947年改名永暑礁。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北齐省。《水经·淇水注》:“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 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
在今北京市。《辽史·地理志》 南京析津府载:“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
清雍正五年(1727)置,属东川府。治所在巧家汛(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巧家营)。民国《会泽县地志资料》:“境内壁谷小江与金沙江会,车洪江与牛栏江会,至与鲁甸分界处牛栏江与金沙江又会。以数水所会定名,
①即林家甸。今黑龙江省林甸县。②亦名林扒镇。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林扒镇。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林家店 “在州西南五十里。有集”。
唐天宝元年(742)改松州置,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及黑水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松州。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山(白帝城)。为祭祀公孙述之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唐杜甫《上白帝城》诗云:“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据此唐已有祠庙。《方舆胜览》卷57夔州:白帝庙“旧州城内。有三石笋犹存。公孙
即今陕西三原县东北西阳镇。清乾隆《三原志》卷2:西阳镇“浮阳一乡,居民会集之所。清浊二水道贯城而过,市廛亦胜”。(1)在吉林省永吉县中部偏南。面积21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阳,人口
即巫县城。在今四川巫山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县故城南,县故楚之巫郡也。秦省郡,立县以隶南郡。吴孙休分为建平郡,治巫城。”《三国志·蜀书·霍弋传》 裴注引《襄阳记》:西晋泰始四年(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