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温河卫
又作喜剌兀卫、希剌温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地区。后废。
又称喜剌兀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不详。辖境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地区。后废。
又作喜剌兀卫、希剌温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地区。后废。
又称喜剌兀卫、喜剌乌卫。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不详。辖境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颜楚河至绥芬河下游地区。后废。
在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内。1944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神府县迁治于此。
①金置,属济阳县。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南二十里回河镇。②金置,属堂邑县。当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堂邑镇附近。
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祥符湖 “在府东北二十里,周二十余里,与嘉善县接境”。
在今江西黎川县南福山。《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武夷堂 “在新城县福山。宋庆元二年,朱子避韩侂胄,游江右,与门人讲学于此,以崇安故居曰武夷精舍,因以名堂。韩元吉有记”。
①亦名东牟守捉。唐置,驻登州(今山东蓬莱市)。后废。②五代方镇名。北宋乾德二年(964)改清源军置,治所在泉州(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龙岩、漳平、永春、德化、莆田、仙游等市县以南地区(上杭县除
在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水北岸。《后汉书·董卓传》: 初平中封郿侯,“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魏书·地形志》:平阳县有 “郿坞”。东汉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筑,在今陕西省眉县
古城名。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 “宁津故城” 条下: 空城 “在县东四十里。城周五里。相传汉光武所筑”。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萨特。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沙图“在塔拉锡克南六十里,逾河至其地”。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八里拉河柱。“剌和庄” 为纳西语 “腊合卓” 的音变,意即竹园村。后废。
即堰头镇。即今山东济南市北洛口镇。《清一统志·济南府三》:堰头镇“在历城县东北二十里。亦曰下泺堰,亦曰泺口。即泺水入大清河处,筑堰以分其流”。即“堰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