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笼县 (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地入安南。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笼县 (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地入安南。
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四十五里南北湖。宋《绍定澉水志》卷上:永安湖“在镇西南五里。周围一十二里。元以民田为湖,储水灌溉,均其税于湖侧田,上税虽重,而田少旱。四围皆山,中间小堤,春时游人竞渡行乐,号为小西湖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西北。为江防要地。原名大城港,后改大胜港。《明史·太祖纪》: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攻应天,“杨璟屯大胜港”,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板桥镇西北。合板桥、新林等浦入江处,
在今四川泸县东南龙溪河东。《舆地纪胜》卷153泸州:龙马潭“在城东北二十里。唐王昌遇落魄仙于此,以龙马一夕送归潼川,因号曰龙马潭”。今潭中有呈椭园形小山,约四里许。山上有宋嘉祐间建冲虚观及清光绪辛卯(
即今广东徐闻县西迈陈镇。明洪武初置东场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迈陈。明洪武初置东场巡检司治此。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为绣江(北流江)上游。《清史稿·地理志》 北流县:“圭江出县东南。有二源:一石梯水, 出大云岭;一双威水, 出双威山,至三口铺合流曰圭江,西北流,思贺江自陆川东北流注之。右受蠄蜍河
一名神山,亦名鸣山。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五十里。《舆地纪胜》卷21信州:自鸣山,“《旧经》云:上有湖,中有藤围丈余, 上干云霄,枝叶四垂。天欲雨则水涌有声,故名自鸣山”。《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自
即今湖南醴陵市东北四十四里白兔潭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醴陵县图:县东北有白兔潭。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雷州路置,属海北海南道。治所在海康县 (今广东雷州市)。次年属广东等处行中书省,九年 (1376) 属广东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清属广东省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乐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寰宇记》卷55:“因尧所居此城为名。”大业初属魏郡。唐属相州,天祐中改为永定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乐县置,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