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谢图汗部

土谢图汗部

又作图什业图汗部。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之一,称喀尔喀北路,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明后期,喀尔喀蒙古左翼长阿巴岱崇黄教,为众所服,称汗,至其孙衮布始号土谢图汗。康熙二十七年(1688),其子察珲多尔济与噶尔丹战败,率部投附清朝;三十年,于多伦诺尔会盟,诏保留其汗号,仍领所部。三十六年返回故地。初分十七旗,续增至三十七旗。雍正年间分属下二十一旗别为赛因诺颜部;后增四旗,共二十旗。会盟于汗山(今乌兰巴托南),因称汗阿林盟。属境相当今蒙古国中央省、色楞格省、中戈壁省,以及东戈壁省大部和布尔根省、前杭爱省部分地区。


外蒙古旧部名。原为17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雍正三年(1725年)分设三音诺颜部(本土谢图汗部西境)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所部二十旗,会盟于土拉河南汗山。牧地约相当今蒙古国中央、色楞格、中戈壁、布尔干等省和前杭爱、东戈壁、南戈壁等省各一部分。


猜你喜欢

  • 略马东错

    又作女马东、努点马东。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六十四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五盐井

    即雒马五盐井。在今云南洱源县西,与云龙县接界。《明史·地理志》:“五盐井提举司,洪武十六年置,万历四十二年废。”

  • 尼谿

    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境内。《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

  • 园头村

    在今广东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移枫洋巡司治此。嘉靖末废。在今广东省潮安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枫洋巡检司治此。

  • 解水

    又名蟹河。即今安徽固镇县南澥河。源出安徽濉溪县南,东流至固镇县东南入浍河。《水经·淮水注》: 解水 “上承 (谷阳) 县西南解塘,东北流径谷阳城南……又东北流注于涣 (浍河)”。

  • 大寨寅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乾隆六十年(1795)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于此。

  • 奉天宫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嵩山南。《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登封县: “永淳元年营奉天宫。” 《清一统志·河南府》: 奉天宫 “在登封县北嵩山南逍遥谷之右”。

  • 暗门

    即清波门。南宋临安城西城门之一。

  • 木阳河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绥芬河支流格尔兹纳亚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芬河支流格尔兹纳亚河流域。

  • 乐州城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南二十里。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阳朔县:“古乐州城在县南二十里白面村山下,唐武德初置乐州于此,后移于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