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楞池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南宁府一》: 垒楞池 “宽数顷。春水涨时,村田多遭淹没,或十年或数十年一干。干时,池底裂开一孔,水皆注之。人误入者,即陷死”。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四十里。《清一统志·南宁府一》: 垒楞池 “宽数顷。春水涨时,村田多遭淹没,或十年或数十年一干。干时,池底裂开一孔,水皆注之。人误入者,即陷死”。
在今山东济阳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31济阳县 “新市城” 条下: “又县西二十五里有邿城,《志》 以为春秋时邿国也。”
即青龙河。在今河北东北部。源出辽西丘陵,西南流入河北境,经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至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水经·濡水注》:卢水“出(肥如)县东北沮溪,南流,谓之大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城镇东南旧县。始元时废。古县名。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治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东南。属儋耳郡。始元时废。
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舟曲县西北峰迭城,为戍守要地。清时,设把总驻守。
在今山西平遥县北。《方舆纪要》卷42平遥县:“张赵泊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壤公泊。”
即嵩高山。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淮南子·墜形训》 高诱注:“少室、太室在阳城,嵩高山之别名。”
1923年析林甸、拜泉二县地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龙泉镇 (今黑龙江省依安县南依龙镇)。1929年改为依安县。1923年由林甸、拜泉二县析置,治龙泉镇(今黑龙江依安县依龙镇)。1929年升县。
北宋元丰六年(1083)置,属靖州。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宋元丰六年(1083年)置,在今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属靖州。
晋铁弗匈奴首领居地,又称代来城。当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泊江海子乡大成梁古城。《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十一月,“壬午,大破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戊子,自五原金津南渡河。辛卯,次其所居悦跋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洙泾镇) 东南三十一里张堰镇南。西汉末县城沦于柘湖,徙治武原乡 (今浙江平湖市东)。东汉永建二年 (127) 又陷为当湖,徙治故邑城 (今平湖市乍浦镇东南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