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復) 宁溪
即今四川高县东之南广河。《明史·地理志》 高县: “东有复宁溪,即黑水之上流。” 《明一统志》 卷69叙州府: 复宁溪 “在高县治东。自珙县发源,下抵庆符,可通舟楫”。
即今四川高县东之南广河。《明史·地理志》 高县: “东有复宁溪,即黑水之上流。” 《明一统志》 卷69叙州府: 复宁溪 “在高县治东。自珙县发源,下抵庆符,可通舟楫”。
旧名杜家水口镇。即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三十里垛石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济阳县西北有垛石桥。
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兴海县东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征吐谷浑,“侯君集、任城王道宗引兵行无人之境二千余里,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啮冰,马噉雪”。约在今青海省玛多县花石
即氶县。在今山东枣庄市南旧峄县西北一里。《汉书·地理志》 作 “承县”。
①东晋升平五年 (361) 置,属永平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藤县、岑溪、昭平等县境。南朝宋元嘉年间废。南齐复置。后废。②唐天授二年 (691) 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91
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太康县“义安驿”条下:“县西南三十里有长陵冈。洪武初置递运所于此。”
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潘岳 《西征赋》: “驻马皋门。” 《水经·谷水注》: “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谓之皋门桥。”
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一百十里玉河镇。《元和志》 卷33魏城县: “隋大业十年自盐泉井移魏城县理此,属金山郡。按盐泉井在今县东南四十五里,盐泉县理也。”
即今山东五莲县西白庙。1947年5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置五莲县治此。
一名下汤镇。即今河南鲁山县西下汤镇。明嘉靖《鲁山县志》卷1:“下汤里,去县西五十里。”
即湖洑镇。 今江苏宜兴市南五十里湖㳇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宜兴市南部,南邻浙江省。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湖㳇,人口6000。《宜兴荆溪县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