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院
俗称石灰寺。在今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六里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宝塔。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大佛殿为五代遗构,圆柱方额,五铺作斗拱,飞檐起翘,是现存五代木构中惟一采用普柏枋之孤例。殿内有五代壁画和彩画。寺内有五代和北宋时期的石雕、香炉、经幢、石雕罗汉以及历代碑刻。现存山门、天王殿、后殿及两庑,均为清代建筑。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石灰寺。在今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六里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宝塔。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院。大佛殿为五代遗构,圆柱方额,五铺作斗拱,飞檐起翘,是现存五代木构中惟一采用普柏枋之孤例。殿内有五代壁画和彩画。寺内有五代和北宋时期的石雕、香炉、经幢、石雕罗汉以及历代碑刻。现存山门、天王殿、后殿及两庑,均为清代建筑。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二十四里叶枝乡。清为叶枝土千总王氏驻地。纳西语“叶”为蛟龙,“枝”为起来,意即起蛟的地方。因曾发生过泥石流,故名。
亦作秧家镇。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英家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路平县图: 东北有秧家汛。民国 《昭平县志》 卷1: “英家街在西乡江西岸,离城七十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西南部。面积38平方千米
①在今江苏泰州市城南。《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济川桥 “一名高桥。跨运盐河,达通州如皋孔道”。②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济川桥 “在府城东阳德门外。隋开皇中建。旧名永安。
清置,属施秉县。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
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南赖村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北有赖村墟。
①即桃李镇。今江苏东海县西桃林镇。②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南六十里桃林乡。明初置巡司于此。③一名土门镇。即今湖南临湘市南三十里桃林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东海县西南部,西与山东省接壤。面积153
即古延乡水。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清一统志·宣化府二》:西洋河“在怀安县西北。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经西阳河堡南五里,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
即今四川阆中市西北思依镇。《清一统志·保宁府二》: 思依堡 “在南部县西北思依山”。
1914年由邕南道改置,属广西省。治邕宁县 (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大化、平果、隆安、扶绥、上思以东,都安、马山、上林、宾阳、横县以西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邕南道改名,治邕宁县(
即今河南郑州市西北索须河。上游为须河、索河。索河出荥阳县南,北流至荥泽县 (今郑州市西北古荥镇) 南,与源自荥阳县东南之须河相会,是为须索河。又东会京河,东流为贾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