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镇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云县迁治于此。
古镇名。即今江苏省灌云县县城伊山镇。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移海州同知治此。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云县迁治于此。
古镇名。即今江苏省灌云县县城伊山镇。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移海州同知治此。
清作十三道嘎呀河。即今吉林汪清县、图们市境之嘎呀河。源出老爷岭东麓,西南流入图们江。《金史·太宗纪》: 九年 (1131) 戊申 “命以徒门水以西,浑疃、星显、僝蠢三水以北闲田,给曷懒路诸谋克”。古水
①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弘农郡。北魏为宜阳郡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福昌。隋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福昌县。②西晋
①即今浙江青田县南金鸡山。海拔1320米。《清一统志·处州府》:巾子山“在青田县南六十里。卓立如巾,为县境第一高峰”。②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西。《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巾子山“在定海县东北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明史·地理志》 大宁县: “北有青崖关。”
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千山镇(七岭子村)。民国《辽阳县志》卷4:七岭子“距城四十五里”。为第六区区公所驻地。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北哈拉苏镇。《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哈拉苏” 等车站。“哈拉苏” 为蒙古语 “哈拉乌苏” 的音转,意为 “黑水”。
在今四川武胜县东。《方舆纪要》卷69定远县:花石溪在“县东三十里,下流合于嘉陵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花石溪“在定远县东二里。源出岳池县名岳池水,南流入县界为花石溪,又西南流四十里入嘉陵江”。
①又作辛集。即今山东菏泽市东二十里辛集镇。为通巨野县孔道。清 《乾隆内府舆图》: 菏泽东北有新集。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作新集铺。②又作新店集、新店汛。即今河南新县治。清尹耕云 《豫军
元置,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通远堡镇。明废。
即今江苏响水县驻地响水镇。《清史稿·河渠志三》: “大通在云梯关下十余里,旧黄河北岸,系嘉庆中漫口,东北流四十余里,至响水口,接连潮河,至灌河口入海。” 即此。1966年于此置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