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

在今天津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海河入海口, 自古为津门之屏。自明代开始就建有炮台,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有大炮台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两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此外还建有小炮台二十五座,大小炮台内共置炮六十四尊。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抗击八国联军战争期间,爱国士兵和义和团战士曾在此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战斗。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炮台随即被拆毁。唯南岸的“海字”炮台,至今保存尚好。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附近。明代为抗倭曾筑垒设防。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增设大炮台5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并配置小炮台25座。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之役,驻守炮台的官兵曾多次与侵略者浴血奋战。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炮台被拆除,现仅南岸海字炮台保存较好。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重要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许昌郡

    东魏天平元年(534)改颍川郡置,治所在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隋开皇初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析颍川郡置,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北许田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 闷那克尼儿山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之纳木那尼峰。《清一统志·西藏》:闷那克尼儿山“在达克喇城东北二百五十里。与狼千喀巴布山相连。山亦高大,临马品木达喇池西岸”。

  • 小敷溪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沅江”条下:“又县南百里有小敷溪,源出县南百余里丫柱山,亦入于沅江。”

  • 岳山

    即安岳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清一统志·潼川府一》: 岳山 “在安岳县西南一里。县以此得名”。即“吴山(2)(2)”。

  • 鉴隘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清一统志· 镇安府》: 鉴隘 “在府 (故治在今德保县) 西七十八里”。

  • 西曹

    本曹国。都城在瑟底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伊什特汉)。唐为西曹。《新唐书·西域传》:西曹“武德中入朝。天宝元年,王哥逻仆罗遣使者献方物。诏封怀德王”。

  • 沙水镇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清一统志·南雄州》:沙水镇“在州东北三十里。宋嘉定中尝置沙水驿,后又置沙角巡司于此”。

  • 士林

    ①在今江苏六合县西北竹镇。《梁书·杜崱传》:承圣元年(552),齐将郭元建攻秦郡,王僧辩令杜崱赴援,陈霸先亦来会,“与元建大战于士林”。即此。②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士林区。旧名八芝连,或作八芝兰林、八芝

  • 千秋台

    在今河北高邑县南。《方舆纪要》卷14高邑县:千秋台在“县南二里。稍西北有观星台,又有将台,皆高耸可登玩。李氏曰:三台冈阜相连,好事者为之名也”。

  • 巴西蛇住坝寨

    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巴西乡。清雍正元年(1723)置巴西蛇住坝寨土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