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县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
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清溪西北。属雅州。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年)废入飞越县。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大渡河东岸沈村。一说在今汉源县西北。以近大渡河而名。大足初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废。
古县名。唐仪凤四年(679年,一作二年)析汉源县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清溪西北。属雅州。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黎州。长安二年(702年)废入飞越县。
①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抚州。治所即今江西崇仁县。大业初属临川郡。唐复属抚州。元属抚州路。明属抚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明吴与弼为崇仁人,传其学者称崇仁学派。②唐武德四
即骆马湖。今江苏宿迁市西北骆马湖。《方舆纪要》 卷22宿迁县: 落马湖在 “县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黄墩湖。县西二里有陈沟口,又西二十里曰董沟口,即落马湖南通大河之口也。……崇祯八年,河臣刘荣以落马湖阻运
一作平虏卫。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平鲁县。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东北蒙宜乡。宣统元年(1909) 改流,属石渠县。
亦作游兰山。在今四川涪陵市东南七十里。《舆地纪胜》 卷174涪州: 游兰山 “高松乡有游兰山,遥见丰都,西见重庆,地名罗云,兰真人修炼之处,人至洞门,望见丹灶,真人题字,岩石自摇欲坠,骇不可至”。
①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五十三里,西距小宝山三里。《辽史·地理志》 贵德州:“有陀河、大宝山。”②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大宝镇境。民国楼云林《四川》:“铜矿以彭县为最著,矿区在距城西北约六十里之大宝山。现有开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赵陵铺东南。为西汉南越王赵佗先人之墓。《元和志》 卷17恒州石邑县: “赵佗墓,在县北十三里。佗,真定人,僭号南越帝,文帝为其先人置守冢,昆弟在者存问之,佗遂释黄屋左纛而称臣。”
一名龙头壁。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寰宇记》卷46闻喜县:龙头壁“后周绛州及正平郡所理也,在县东北二十八里”。
即于都斤山。今蒙古国西南杭爱山。《新唐书·回鹘传上》:骨力裴“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天子以为奉义王,南居突厥故地,徙牙乌德鞬山、昆河之间”。又同书《地理志下》:“回鹘衙帐,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即
唐长寿二年 (693) 改唐昌县置,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昌县。古县名。武周长寿二年(693年)以唐昌县改名,治今四川省郫县西北唐昌镇。属彭州。唐神龙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