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绢峒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瑶人所居。《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有“大绢峒”。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瑶人所居。《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有“大绢峒”。
在今广东蕉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镇平县: 洋子佃山在 “县西北十里。三峰鼎立”。
西藏吐蕃王朝之别称。《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载有赤面国,即指吐蕃早期之辖区。《新唐书·吐蕃传》载:“(文成)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故名。此指今西藏。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银坑镇。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雩都县有银坑隘。清同治 《雩都县志》 卷6: 银坑隘 “在县东北安富里。 明弘治间张设”。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胜利县后徙
即锦屏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宝鞍山 “即锦屏山也”。
唐贞观十九年 (645) 于营州界内置,为羁縻州,处契丹乙失革部落,隶营州都督。神龙初隶幽州都督。治孤竹县,州陷契丹后,寄治于昌平县之清水店 (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境)。后废。
在今河南邓县南。南宋端平二年(1235),蒙古兵攻唐州,守将全子才弃师走,襄阳帅赵范败之于上闸。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襄阳帅赵范败元兵于此。
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5昌化县: “峨娘溪在县东。出九峰山下,西南流,注于昌江。”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界莫罗。《清一统志·肇庆府》: 莫罗营 “在开建县东北一百里,接怀集县界,近连州八排瑶山。本朝康熙九年置”。
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北九头山。《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有七金山。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2引《元一统志》:七金山“在大宁县北十五里。东西长十里,南北广五里。山有七峰,因名。辽时尝建三学寺于中”。
唐置,属安仁县。在今四川大邑县东南二十里。《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高仁厚讨邛州阡能,至双流县西,得降者,悉抚谕书其背为“归顺”字,“至延贡可归”。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