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即今广东梅县西北梅西镇。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正一带。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移太平乡巡检司治此。
在唐长安城道政坊,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 《长安志》 卷9: 宝应寺 “ 《代宗实录》 与 《会要》 曰: ‘本王缙宅。缙为相,溺于释教,妻李氏,实妾也。大历四年,以疾请舍宅为寺。代宗嘉之,赐以题号。
即今河北安新县西南三十五里老河头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安州图:西南有老河头。
①在今安徽南陵县南。漳淮水发源于此。《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 吕山“在南陵县南六十里。有石室, 旧传孔子尝游, 后人置书堂于此”。②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吕山乡。《方舆纪要》卷91长兴县:吕山在“县东南二
1927年由巴县、江北二县析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重庆市。193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迁都于此,后定为陪都。次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45年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此举行和平谈判,签定了“双十协定”。1946
清置,属城固县。即今陕西城固县北二十里原公镇。在陕西省城固县中部偏东。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原公,人口4720。东汉建武年间名李氏村。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为纪念兵部尚书原
明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十里。《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梁山关 “在灵山麓,与梁山相连,故名”。
或作上孟引。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清《乾隆内府舆图》作上孟尹。傣语“勐”为地方,“允”为城,意即上城。
在今新疆阜康市东。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曾置瑶池都督府于此。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东。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此置瑶池都督府,不久改置沙钵镇。
一名高店堡。明置,属碾伯千户所。在今青海乐都县西高店乡。明 《西宁卫志》 卷2: 城东九十里有高店堡。清康熙 《碾伯所志》: “所治西南境,七里堡、深沟堡、高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