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堰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 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即此。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魏武王又堨漳水, 回流东注,号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即此。
群蛮国。当距庸 (今湖北西部) 不远。《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使庐戢黎侵庸……七遇皆北,唯裨、倏、鱼人实逐之”。
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一说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南。《魏书·吐谷浑传》:世祖拓拔焘“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走白兰”。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东松山区。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猫里锡口社,清嘉庆二十年 (1815) 改为锡口,因旧社为名。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松山。
即乌思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即“乌思藏”。
东晋永和中置,为遂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里郪口乡长江坝。南齐为东遂宁郡治。西魏改为长江县。古县名。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置,治今四川省蓬溪县西南长江坝。属遂宁郡。西魏恭帝改为长江县。
在今贵州毕节市北。《清一统志·大定府》:水脑洞“在毕节县废赤水卫西四十三里。《府志》:明成化中,讨叙州都掌蛮,别将崔铭由普市水脑进,即此”。
在今山西宁武县北阳方口镇附近。《宋史·杨业传》:北宋雍熙三年(986),杨业引兵自石峡路趋朔州,嘱潘美与王侁领兵阵于陈家谷口以援,“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以致杨
又名生米市。即今江西新建县南生米镇。《宋史·岳飞传》:南宋绍兴元年(1131),“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曰:‘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明
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三十里。明天顺三年(1459) 建,设官兵戍守。
即今广东清远市东南龙塘镇。清有外委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