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
①俗称祁连池。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水经·㶟水注》:“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方里余,澄淳镜净,潭而不流。”《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八年(576),北周师东进,北齐后主高纬“与冯淑妃猎于天池”。即此。
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南五十里。《新唐书·太宗纪》:贞观十八年(644)十月,“猎于天池”。即此。
③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九十里北陀山。《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北陀山“山后有天池,一名峡口塘。石山对峙,潭水清沏,源常涌不竭”。
④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北。唐杜甫《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清一统志·夔州府一》:天池“在奉节县西北十五里。源出磨台山,泉水涌出,浸可千顷”。
⑤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马湖。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 卷20:“自叙州沿流十里马湖江上……夷都村又水陆行一百八十三里至天池,亦曰文池,此马湖蛮王所居也。”
⑥在今四川宜宾市西。《舆地纪胜》卷163叙州:天池“在州治之西二十里。别驾牟孔锡有‘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鱛’之句”。《方舆纪要》卷70叙州府宜宾县:天池在“府西二十里。一名滇池,又名波凌池。《志》云:池长五十里,阔七里,风起则波浪凌山。……池畔有石如梁,横贯南北,往来者由此”。1979年改为天池公园。
⑦在今甘肃文县城西北二百里天魏山上。海拔2400米。为洋汤河被阻断后形成的葫芦样碧池,方圆20公里, 水深480米, 由九道大湾一百零三曲汇成。《方舆胜览》卷70文州:天池“亦名天魏湫。……合众山凹为大壑,环百五十里,积水其中……水平山之颡,不见畔岸”。《清一统志·阶州》引《郡志》:“即洋汤池也。池旁有洋汤庙。”
⑧即今新疆博乐市西南赛里木湖。元《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西南行约二十里,忽有大池,方圆几二百里,雪峰环之,倒影池中,师名之曰天池。”清徐松跋:“自托多克过晶河,山行五百五十里至赛喇木淖尔东岸。淖尔正圆,周百余里,雪山环之,所谓天池海。”
(1)古湖名。(1)俗称祁连池。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池周八里,深不可测。《元和郡县志》:“后魏孝文帝以金珠穿鱼七头于此池,后亦于桑乾河得之。”(2)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南赛里木湖。13世纪初长春真人邱处机过其地。(2)集镇名。在海南省定安县西南部。属龙河镇。人口800。明末严、孙二姓迁居此地,因地势高,用水困难,家家备缸或筑池以贮天水故名;一说建村时有一口常年不竭的呈圆形的水池(塘),直径约50米,形似石砚,故名砚池。因方言“天池”同“砚池”同音,故又沿变为天池。亦有人写成“天塘”。产水稻、旱稻、甘蔗、花生、木薯等,盛产荔枝、龙眼、波罗蜜等。居民善采石和从事土木建筑,有槟榔和桂圆肉加工业。有公路通屯黄线公路。(3)见“长白山天池”。(4)见“天山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