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竺山

天竺山

①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天竺山“在大庾县东北六十里,与丫山相对。岩壑延亘,林木茂郁。东有月峰,奇秀特出”。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宋《淳祐临安志》卷8:“既来自天竺,故以名焉。”《宋史·苗傅传》:“(王)渊伏兵天竺”,即此。山分上、中、下天竺,故又称三天竺,各有寺。

③古岛屿名。为印度至中国航道所经。《宋史·外国传·注辇》 载:“三佛齐国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其说有二:(1)在今新加坡以北奥尔岛;(2)在今越南湄公河口外之昆仑岛。以后说为宜。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西、飞来峰南。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在山上建天竺寺,山以寺得名。海拔412米。为西湖周围群山中的最高峰。山上有上、中、下三天竺寺,上天竺又名法喜寺,中天竺又称法净寺,下天竺又称法镜寺,分别创建于五代、隋和东晋年间,均为杭州著名佛教寺院。宋曾署曰佛国山。


猜你喜欢

  • 广城县

    ①南朝宋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西魏废帝元年(552)并入宁都县。②西魏置,属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③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广城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

  • 南苏城

    高句丽置,在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晋书· 慕容皝载记》: 东晋咸康七年(341),“慕容恪攻高句丽南苏,克之,置戍而还”。又 《新唐书· 高丽传》: 贞观二十一年 (647) 三月,征高丽,李

  • 苇河县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苇沙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以地滨苇沙河而名。1946年并入尚志县。旧县名。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

  • 格垒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格垒咀村。《方舆纪要》卷79谷城县: 格垒在 “县南十二里冈上。《旧志》:冈东临汉水。汉末刘表将李氏甚富,有奴仆数百,立垒保此”。

  • 界河

    ①古名博水。即今河北清苑县南九龙河。源于望都县南,东流至清苑县西南与龙泉河相汇,称青水河,东北入滱水。《宋史·河渠志五》: 熙宁五年(1072),赵忠政言: “界河以南至沧州凡二百里,夏秋可徒涉,遇冬

  • 鄂嫩河

    亦作斡难、兀难、阿难、敖嫩、鄂伦、鄂诺、俄侬。即今蒙古国、俄罗斯境内之鄂嫩河,为黑龙江石勒喀河上源。《清一统志·黑龙江》: 黑龙江“亦名斡难河。源出喀尔喀北界垦特山,土人谓之鄂伦河,会诸小水东北流,经

  • 泗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泗水县。大业初属鲁郡。唐属兖州。元至元二年 (1265) 废入曲阜县。次年复置。明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山东

  • 大竹卡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北。是日喀则经麻江去拉萨渡雅鲁藏布江的渡口,也是西藏著名渡口之一。藏语“大”即大氏家族之意,“竹卡”意为渡口。东至仁布,西至日喀则,北至乌郁都有道路相通,为后藏交通要津。

  • 越戏方

    又名反虎方。商、周封国。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逸周书 · 世俘解》: “吕他命伐越戏方。”古国名。又称反虎方。商、西周方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逸周书·世俘解》:“吕他命伐越戏方。”即此。

  • 北庭

    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1)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2)唐方镇名。